ID: 23205209

【真题模拟最后一练】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押题卷:综合性学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2220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押题卷,解析,学习,综合性,专项,真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真题模拟最后一练】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押题卷: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 1.(2025·安徽蚌埠·三模)班级开展以“守护非遗,延续文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弘扬安徽非遗文化,班级拟创作一副楹联,上联是“徽墨流芳书锦绣”,请选择合适的下联( ) A.千年匠心染山河 B.黄梅婉转唱清韵 C.宣纸承韵赋华章 D.皖韵传薪咏史典 (2)小安同学为“徽墨”撰写介绍文字,请帮忙修改。 【甲】徽墨———中国文房的千年精魂:以松烟炼烟、骨胶和胶,108道工序捶打成型,题材内容涵盖山水题铭、名家诗文等……【乙】在古代,徽墨不仅用以书写,还是创作艺术品的重要媒介。【丙】黄山歙县的徽墨制作技艺始于唐代中期,由于质地轻盈、墨香宜人的原因,被称作“拈来轻”“嗅来馨”。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复句的类型是_____。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3)习主席在202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春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式上致辞:“春节跨越千年仍鲜活,因其既深扎文化土壤,又能融入时代脉搏。”班级围绕此主题发起讨论,请从以下两种现象中选择更符合习主席观点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某村坚持用手工剪纸贴窗花,拒用机器印刷品,认为“手作才有灵魂”。 B.某剧场全息投影《天仙配》,观众与虚拟七仙女可互动唱和。 2.(2025·江苏盐城·二模)端午节日里,吃粽子是一项重要习俗。这小小的粽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请你参加班级“探寻粽子里的文化密码”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据考证,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随着时间推移,包粽子的原料和形状不断变化,做法也日益多样。 【材料二】宋代庄绰在《鸡肋编》中记载:“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清代顾禄的《清嘉录》中提到:“粽子,有豆沙、肉、白米、小枣等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制作工艺和口味不断丰富。在南方,人们喜欢在粽子里加入咸蛋黄、五花肉,包出的粽子咸香可口;北方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口味偏甜。不同地区还会根据当地物产,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粽子,如竹筒粽、枕头粽等。 (1)【溯源寻粽】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粽子的发展演变特点。 (2)【探解粽意】“粽”字,从米,宗声,是典型的形声字。“米”作为形旁,明确了粽子的主要原料;“宗”不仅表音,也有“根本”“传承”之意。结合汉字特点,说说“粽”字所蕴含的内涵。 (3)【承传粽情】在主题活动中,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小鹿: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是老传统,现在年轻人觉得这些习俗“过时”了,节日味道淡了…… 小鸣:我认为传统习俗可以焕发新活力。比如赛龙舟,现在可以组织“亲子龙舟体验赛”,既传承文化又增进家庭互动;粽子也可以开发低糖、杂粮等新口味,吸引更多人喜欢。 请你结合语境,完成以下任务: ①针对小鹿的观点,补写一条反驳理由。 ②仿照小鸣的表述,再举一例说明传统习俗如何创新。 3.(2025·吉林长春·一模)“5·25”,谐音“我爱我”,每年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我校将开展以“关爱心灵拥抱阳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宣传】 (1)学校面向全校征集宣传标语,以下四条征集到的宣传标语中,请你选出最不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项( ) A.心若向阳花自开,爱已护心向未来 B.知识润心添智慧,运动强身健体魄 C.拥抱心灵的春天,绽放独特的光彩 D.给自己一缕阳光,让心灵充满力量 (2)学校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报告厅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有幸邀请到市心理协会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