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古诗三首 范成大,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袤 四大田园诗人 范成大、王维、孟浩然、陶渊明 走近作者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读古诗 供 多音字 供 (gòng )供品、上供 (gōng)供给、供不应求 解诗题 诗人在田园里看到四季不同的景物随性而写的诗 四 时 田 园 杂 兴 四季 随性而写的诗 理诗意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白天出去耕田,夜晚在家搓麻绳 农村的儿女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2.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3.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理诗意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小孩子不懂如何耕田、织布 也在靠近桑树的阴凉处学大人的样子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为什么? 2.诗歌的后两句描写了什么? 爱劳动 好学 可爱 天真 勤劳 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再读古诗,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 以及 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的 ,以及儿童的 。 农民劳动 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 勤劳 天真可爱 主题概括 一、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供认不讳(gōng) 杂兴(xīng) B.供不应求(gòng) 耕耘(yún) C.理解(jiě) 白昼(zhòu) C · · · · · · 课堂演练 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 ) 供:( ) 傍:( ) 阴:( ) 我来说诗意: 靠近 树荫 小孩子还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靠近桑树的阴凉处学大人的样子种瓜。 · · · · 从事 理解、懂得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走近作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 读古诗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 子 金 盆 脱 晓 冰, 彩 丝 穿 取 当 银 钲。 敲 成 玉 磬 穿 林 响, 忽 作 玻 璃 碎 地 声。 稚子 弄冰 幼小的孩子 提着冰块玩耍 解诗题 理诗意 稚 子 金 盆 脱 晓 冰, 彩 丝 穿 取 当 银 钲。 清晨,小孩子将夜间冻结在金属盆中的冰块取出来 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银钲来敲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小孩子? 不惧严寒 调皮可爱 天真幼稚 自得其乐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对稚子主要进行什么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敲 成 玉 磬 穿 林 响, 忽 作 玻 璃 碎 地 声。 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水玉一样的碎裂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 不知所措 垂头丧气 孩子们看到冰块儿破碎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失望 惋惜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惋惜 穿林而过 冰块儿落地 水玉破碎 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 )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 ),发出了如( )的声音。唉,太令人( )了!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稚气的小孩 的场景,展现了儿童 的盎然意趣。 脱冰作戏 自得其乐 主题概括 拓展 稚子弄冰,忽然冰块落地,碎成一片。此时稚子心中会有什么想法呢? 太可惜了,好好的银钲被我摔碎了。只好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