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轮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体验 了解 理解 独立操作 经历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 √ 3.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 【学习重难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 【学习过程】 课前热身 看一看:如何将红旗升到顶端? 想一想: 楼梯不够宽,怎样把又重又长的木料运上楼? 做一做: 你有哪些方法完成这个任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一、滑轮 交流反馈:课前热身第一题。 演示:用滑轮提升物体 结论 1. 使用滑轮时 _____称为定滑轮。 2.使用滑轮时 _____ 称为动滑轮。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活动:学生实验探究得出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的特点。 结论 1.使用定滑轮时不能 _____但能_____。 2.定滑轮的本质是 _____ 。 例题1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拉法,所用拉力F1.F2. F3,下列式中正确的是 (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活动:学生实验探究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的特点 结论 1.使用动滑轮时能 _____ 但不能_____。 2.动滑轮的本质是_____。 例题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16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2m,则他至少要用_____N的拉力,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_____m;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他至少要用_____N的拉力匀速提升物体。 例题3 (2010 苏州)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 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 A.20N B.25N C.30N D.35N 【达标检测】 1.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变形杠杆,定滑轮实质是个____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杠杆。 2.使用定滑轮_____省力,但是能_____,给工作带来方便;使用动滑轮能_____,但不能_____,且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升高距离的_____。 3.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 5.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1N,拉力F为5N,则重物G和弹簧秤读数为 ( ) A.G为4N,弹簧秤读数为5N B.G为9N,弹簧秤读数为10N C.G为10N,弹簧秤读数为5N D.G为9N,弹簧秤读数为5N 第5题 第6题 6.如图所示,G为200N,滑轮重40N,则A处细绳上的受力为_____。B处向上拉力F应为_____。如果F向上移动2m, 则物体上升_____m。 7.如图所示,人站在岸上,借助一个树桩、一个滑轮和一些绳子,要把船拉上河滩且能省力。在图中画出滑轮应安装的位置以及绳子绕法的示意图。 8.下图是某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摩擦及绳重不计),工人用360N拉力将重为6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0m,需要时间50s。请根据提供的信息,计算两个相关的物理量。(g取10N/kg) 滑轮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体验 了解 理解 独立操作 经历 1.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 2.知道滑轮组的作用 √ 3.能根据滑轮组的组装判断省力情况 √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滑轮组的组装判断省力情况。 难点:根能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学习过程】 课前热身 试一试:根据定、动滑轮的特点,能否组装成一种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 一、滑轮组 交流反馈:课前热身第一题。 活动:自己组装一个滑轮组(一定一动),探究该滑轮组的省力状况。 结论 1.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在一起叫_____;使用滑轮组即可以 ____,又可以 _____ 。 2. 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承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