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11.4 功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率的定义、单位,并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具体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2.从身边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别,学会把速度的知识迁移到比较做功快慢上来,理解功率的定义及其公式。 【自主学习】 1.我们把_____叫做功率。它是表示_____ 的物理量。 2.功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其中P表示_____、w表示_____、t表示___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另外,功率还常用_____和 ____做单位。 4.150W =_____J/s 2.5MW =_____ kW =_____ W 【课堂探究】 活动一:如何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1.分析与讨论:小明第一次从一楼到走到三楼,用了1min,第二次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30s。哪次做功多?哪次做功快? 2.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_____。 (2)做相同的功,比较_____。 活动二:理解功率的概念 1.功率的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 2.功率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其值越大,表示物体做功_____ 3.功率的计算公式: 4.功率的单位 (1)从公式计算得到的单位:J/S (2)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 符号:W (3)生活中的常用单位:千瓦(kW),兆瓦(MW) (4)换算关系:1MW =1000kW=106W=106J/s 5.一些常见的功率值: 6.功率的单位“瓦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例如某运动员骑自行车的功率为80W,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例1.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B.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C.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2.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物体的 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相比较,正确的是 (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比较确定 例3.某同学用80N的水平推力,将一重120N的木箱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10m,所用的时间是20s,则拉力做功_____J,功率_____W。重力做功_____J功率_____W. 例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5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绳端拉力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求: (1)滑轮组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功率是多大? (2)求绳端拉力做的功?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W? 【课堂练习】 1.一位同学用20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的功率可能是 ( ) A.几千瓦 B.几十瓦 C.几百瓦 D.几瓦 2.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C.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D.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3.功率相同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是2:1,则( ) A.甲乙两汽车牵引力之比为1:2 B.甲乙两汽车做功之比为1:2 C.甲乙两汽车速度之比为1:2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4.跳绳是中考体育考试选考项目之一。某同学1min内完成180次跳跃,每次起跳高度约为5cm,在整个跳绳过程中该同学的功率最接近于 ( ) A.100W B.200W C.300W D.400W 5.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W1 W2,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为200牛,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和F2的方向匀速提起物体A时,则F1 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10S内A物体被匀速提起4m,则拉力F1的功率为 W。 7.某同学在10s内做了5个“引体向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