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9241

2025新教材七下历史第三单元选择专练80题(含解析)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163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新教材,教材,七下,历史,第三
  • cover
2025新教材七下历史第三单元选择专练80题 姓名:_____班级:_____ 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互不统属。这些调整( ) A.强化了君主权力 B.突出了重文轻武 C.打压了武将权力 D.加强了地方势力 2.《明史·职官志》中记载:(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秩皆正五品……当是时……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此举是为了( ) A.废除宰相分权 B.强化中央集权 C.打击宦官专权 D.削弱地方势力 3.整理绘制时间轴有助于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下面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 ) A.古代商业的繁荣发展 B.古代选官制度的嬗变 C.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 4.绘制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时绘制了如下一组示意图,他复习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国家疆域的扩大 D.地方权力的分散 5.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 A.废除丞相制度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锦衣卫 D.设立“三司” 6.明万历三年蒙古贵族俺答汗与三娘子所筑“大青城”(今呼和浩特)被万历皇帝赐名“归化城”,意为“归顺朝廷,接受教化”。此处地名变更反映出( ) A.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 C.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D.政治智慧助推民族交融 7.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是身等级的象征。赏析下面两枚发饰,从中可以得出二者都反映了( ) 马头鹿角形金步摇 北朝鲜卑族的金步摇,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常见的马、鹿等造型。马头形基座延伸出鹿角枝权,尾梢缀有桃形金叶。 明代祥云月兔镶宝石金发簪 这对发簪簪首呈一轮圆月,内中各镂空一只口衔灵芝的月兔,踏足镶有碧玺的祥云之上,回首对望。唐朝以来,少数民族动物为题材的发簪式样较流行。 A.宫廷女官的生活 B.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民族交融文化互鉴 8.明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曾告诫后人:“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对邻国“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下列与其观点相符的史实是( ) A.废除丞相 B.郑和下西洋 C.八股取士 D.戚继光抗倭 9.邮票有“微型百科全书”的美誉。某历史社团搜集人物题材的邮票,开展“方寸之物,包罗万象”系列展览。下面两张邮票可入选的展板主题是( ) A.科技文化领先世界 B.海外贸易频繁 C.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D.中外友好交流 10.“明朝的永乐皇帝(明成祖),驾崩于1424年8月12日,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期间———而且所有的证据也显示,他从未浪费过一天。”他( ) ①下令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 ②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③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④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11.某班举办“明清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除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故事外,还可以讲述(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鉴真六次东渡 D.戚继光抗倭 12.明朝万历年间,一位日本权臣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这位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的日本权臣是( ) A.源赖朝 B.大久保利通 C.织田信长 D.丰臣秀吉 13.某历史老师上课时呈现了如下课件目录,据此可知这节课名称是( )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3.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