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15549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11.《橙色的画》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1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75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三年级,下册,橙色的画,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版本 人美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单元 名称 课题 《橙色的画》 课时 1课时 教材 分析 《橙色的画》属于色彩系列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三原色的基础上首次学 习间色,对于丰富学生的色彩感知充满了可探究性。在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颜料调色,亲身感受色彩魔术般的变化,对绘画工具产生新的认识,对表现方法作出新的尝试,这是其他任何硬笔绘画所不能替代的。 学情 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可以对事物的观察、感知和体验进行加工或整合,再通过绘 画加以体现。然而,初步接触水粉颜料的学生缺少绘画技能和经验,难以把握调色中颜料的量,需要反复练习,以熟悉这一绘画活动。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各种颜色并不陌生,但是调色会像变魔术一样使颜色发生变化,还是会给学生带来惊喜。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这种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加以保护才能延续,从而加强学生对色彩美感的意识。同时,在学习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水粉工具的正确使用、水分的控制、画面应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一套完整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后加以解决,为学习软笔绘画打好基础。 教学 理念 本课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认识三间色中的橙色,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解释色彩现象。以橙色为重点,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培养学生感知色彩的能力,体会色彩传递出的情感与意境。在创作中,使用色彩语言抒发情感,从随意涂色到有意识地设计、运用颜色,符合《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课程性质。 学习 目标 了解间色知识,在尝试调配不同橙色的过程中,认识色彩特性,感悟色彩变化,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认识三间色;通过观察、对比,使学生发现不同橙色;通过分析原因,得出红、黄两色使用的多少不同,调配出的橙色不同;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体会丰富的橙色带来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并敢于大胆联想、表现、创作,让学生感受色彩世界丰富而美妙的变化,在体验中提高学生对色彩美的感悟。 教学 重难点 了解间色,分析橙色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利用橙色的变化进行绘画表现。 运用不同量的红、黄两种原色,调配出不同倾向的橙色。 教学方 法与策略 复习回顾、实验激趣、问题引导、动手操作、多元评价、示范法、欣赏法、自主实践等。 教学资 源与工具 装有红色颜料水和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抹布、8开作业纸、课件、教材、水桶、水粉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导入新课 (2分钟) 1.复习旧知。 出示三杯不同颜色的水。你们看,这三杯魔法药水都是你们熟悉的色相,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称为什么? 板书:红、黄、蓝--三原色。 为什么叫三原色? 2.实验激趣:橙色的由来。 (1)将红色与黄色混在一个杯子里,请大家观察变化。 课件播放:红色+黄色=橙色。其他两种原色也可以融合为新的色相。蓝色+黄色=?;蓝色+红色=?。 我们把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三间色中的橙色。 板书课题:橙色的画。 学生抢答:红、黄、蓝三原色。 无法用其他颜色调和而成。 学生观察、发现:变成了新的颜色--橙色。 学生认知: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复习三原色知识,为迁入新知作准备。 感受橙色的形成。 明确三间色的概念,认识橙色是三间色之一。 活动二:新课探究 (8分钟) 1.继续探究橙色,发现调色的奥秘。 混合红色和黄色的颜料,可以试着用不同的量,涂在色卡上,看哪个小组调出的橙色数量多。 师总结:接近黄色的橙色叫橙黄,接近红色的橙色叫橙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