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小升初总复习 修辞手法与语句仿写 修:修饰 辞:语言文字 修 辞 修辞就是对语言文字加以修饰,使表达更生动,更有感染力、表现力。 修辞王国的常见公民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对比 反复 反问 设问 【牛刀小试】下面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 )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5.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反问 夸张 设问 比喻、排比、拟人 比喻、对偶、对比 比喻 把某个事物比作和它不同类的另一种事物。 杭州西湖 就像 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比喻句的构成 根据比喻词,比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明喻:直接使用比喻词“好像”“仿佛”“如”“好似”等 例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暗喻:间接使用 “是”“成了”等词语代替比喻词 例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借喻:不出现任何比喻词,直接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 例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火眼金睛】下列语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C.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清水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D.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解析】D句中的“仿佛……”表示想象,语句中并没有把什么比作什么。判断是不是比喻句,不能简单地看是否有比喻词! D 拟人 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语言、行为、思想、情感。 拟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把没有生命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一捆捆稿纸从屋角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 把有生命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把抽象的概念拟人化: 例句: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火眼金睛】下列语句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 A.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B.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A 【解析】A句中的“有如……,仿佛……”表示想象和联想,没运用拟人。 比喻强调两种不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喻体一定要有; 拟人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它人的言行、思想、情感。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前半句有本体和喻体,强调太阳和向导之间的相似性,是比喻。 后半句把太阳当成人来写,能够像人一样“指引方向”,是拟人。 比喻、拟人的区别 排比 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有关联得分句排列在一起。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三个结构相似、内容有关联的分句排列在一起,是排比。 反复 某个词语、某个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两次以上。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