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1中国的机遇 与挑战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01 ART P 新的发展契机 探究一 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材料一:国家发改委: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3034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说,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综合表现势头不错,同比增长5.5%。 材料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思考:以上材料话说明了什么? 探究与分享 你认为以上事例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023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习近平致信指出: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023年10月,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数量增加到109个 2023年“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投资岗位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2022年4月,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五期协议签署。 合作涉及科技、人文、文化融合等领域。 2022年2月中法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清单,包含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新能源等领域7个项目。 2022年10月中德经济合作论坛举行。双方共话合作、共谋发展,探讨中德两国投资合作的机遇与前景。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 金砖五国 G20 亚太经合组织 中非合作论坛 上合组织 一带一路 博鳌亚洲论坛 联合国 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主导作用) 材料说明了什么? 央广网上海11月10日消息(记者唐奇云)11月10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新闻通气会在上海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据统计,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 ,比上届增长6.7%。 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和我国开展广泛的合作? 阅读感悟: 观看电视新闻节目、阅读报纸、浏览网页或社交平台,我们时常会看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国际地理大会等各类国际盛会在中国举办的信息。随着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在很多领域已获得明显的发展优势,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愿意到中国来讨论问题,进行交流,听取中国声音,征询中国意见。 国际地理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地理学盛会。2016年8月,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在北京召开。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说:“中国的地理学研究领域之多、规模之大、对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要实际问题作出的贡献之巨,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理学研究所无法比拟的,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的理论进展在总体上也位于国际前列。”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上天赐与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 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 抓住机遇,勇于创新: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新的发展契机 (1)国内: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 著 ,治理效能提 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