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2396

4.《灯笼》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370126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灯笼,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手执灯火 心向光明 ——— 探究吴伯箫《灯笼》 的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 目标 ·把握《灯笼》一文的线索, 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赏析文段,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品读句子的深意。 ·结合资料助读, 明确吴伯萧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活动一 整体感知, 寻灯笼缘 任务一:整体感知,寻灯笼缘 灯笼与作者有着怎样的关系?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最能体现作者与灯笼关系的句子。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 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活动二 提炼概括, 忆灯笼情 任务二:提炼概括,忆灯笼情 结合阅读提示,自由朗读文章3-9段,提炼概括出 作者与灯笼有关的记忆,并思考在这些回忆中蕴含 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挑灯迎祖 挑灯上学 灯照归人 元宵赏灯 族姊远嫁 纱灯描红 宫灯想象 军营遥想 记忆中的灯笼,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情感与内涵。 请在3-9段中找出能够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句子,尝试多角度进行赏析,并分享给大家。 描字的宫灯 入梦的小灯 村头的红灯 归家的灯笼 出嫁的灯火 母亲的纱灯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么?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温馨平和生活的怀念。 表达了母子情深,以及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灯笼慰藉着孤行路人,展现了淳朴的民俗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表达了作者对元宵灯会的喜爱。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么?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民俗文化的喜爱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 。 描字的宫灯 入梦的小灯 村头的红灯 归家的灯笼 出嫁的灯火 母亲的纱灯 盏盏灯笼,是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活动三 抚今追昔, 抒灯笼志 任务三:抚今追昔,抒灯笼志 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结合课下注释与知识积累,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宫灯与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后来逃出长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禅让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 从怀念往昔, 转入对历史话题的思考 借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