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5279

10.3 保障财产权 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5527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3,学年,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10.3 保障财产权 ———今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其主题为“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自主学习 1.法律保护财产的原因、做法(P89) 2.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内涵、意义)(P89) 3.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意义、要求) (P 89) 4.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内容、意义、要求)(P89) 5.法律保护继承权(继承方式、法律效力) (P91) 6.法律如何保障财产权 (P89-91)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CQ 股票存折 专 利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属于财产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生活案例1: “手滑”转错账,能要回来吗 财产权 据报道,枣阳法院审结了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2024年7月,张某通过微信 向王某订购了100件猪脚,每件341元,货款共计34100元。张某由于“手滑”多点 个0,向王某的银行账户转账了341000元, 多付款了306900元。 发现转错后,张某心急如焚,随即联系王某协商返还,但王某均不予回复, 拉黑张某微信。张某遂向枣阳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返还款项306900元及资金 占用期间的利息。 民法典第122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 受损失的人有权 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本案中,王某在原告告知后,仍不归还款项,其行为属于不当得利。故张某 请求返还款项并赔偿利息损失的诉请,于法有据,予以支持。 1.王某拒不退还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什么权利 2.面对如此情况,张某如何维权 先与对方沟通协商要求返还,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本案中涉及该款项的利息王某是否应该返还 说说此案涉及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 1.法律保障财产的原因和要求: (P89) ( 1 ) 原 因: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和保障。 ( 2 ) 要 求: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 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财产可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前者如金钱、房屋、土地等;后者如知识产权、 虚拟财产等。 财产按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第二百零七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 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法律保障财产权 合法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 分 的 权 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和处分的权利。 我买了一台电脑 我把电脑放在我房间 我每天用电脑查资料 我用电脑搞设计赚钱 我把电脑送给朋友 生活情境:我的这些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吗 都是哪些权利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道录出 财产所有权 内容 含义 举例 占有权 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用自己的合法收入买了一 辆汽车 使用权 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 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每天开车上下班 收益权 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 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把汽车用来跑“滴滴”, 作网约车运营盈利 处分权 指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 法律上的最终处置,即决定财产归 属的权利,包括出售、转让、赠与 销毁等 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 用掉)和 法律上的处分(如财产捐 给、赠给、送给、卖给他 人 ) 区分财产所有权内涵 拓展延伸 (1) 内涵: 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 意义: ①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②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 造和积累财富、 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