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2063

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45121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3课,“蛟龙”探海,课件,1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蛟 龙 探 海 许晨 致《“蛟龙”探海》学习团队: 浙江科技博物馆“海洋探秘区”即将升级“蛟龙号”展区,现特邀首届学习《“蛟龙”探海》的同学们参与设计: 1.设计动态科普投影,重现“蛟龙号”深潜壮举; 2.用VR技术升级展区体验,深化科学精神传达; 3.策划人文主题活动,展现科技探索背后的诗性基因。 期待你们的创意点亮深海! ———浙江科技博物馆 任务一: 制作动态科普投影, 重现深潜壮举 任务一:制作动态科普投影,重现深潜壮举 镜头序列 分镜头名称 画面选择 深潜特点 1 2 3 《深海的召唤》 古今神话、各国探海成就 责任之大 《“蛟龙”出征》 马里亚纳海沟 难度之大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蛟龙”与“神舟”海空同一天对话画面 成就之大 活动1:浏览课文,将文章划分为三个分镜头,并为每个分镜头构思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名称。 分享示例: 我选取了文章的第__段到第__段作为第__个分镜头的素材,并将其命名为《_____》。此部分内容主要围绕……(简要概括该分镜头核心内容)展开,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简要阐述文章内容与命名之间的联系)。 活动2:结合文章关键句,选取动态画面,体会“蛟龙号”的深潜壮举。 分享示例: 第__个分镜头:我选择_____的画面,大家看,……(引用文章关键句,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蛟龙号”_____之大。 任务二: 升级体验区, 感受科学精神 目前,浙江省博物馆已设有“蛟龙号”模型体验区,游客能够进入驾驶舱,通过观看下潜动画来初步体验下潜过程。为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现计划运用VR技术对体验区进行全面升级,使游客能够获得多感官沉浸式的探海体验,从而深刻感受“蛟龙号”探海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 任务说明 活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体验区的升级方案,并进行分享交流。 VR技术介绍: VR技术凭借其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手段,能够为使用者构建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让使用者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协同作用,实现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 小组合作任务单 我们小组选择升级的方向是_____(A.操作室升级B.海空对话升级) 我们选择的依据是:……(引用文中关键句)基于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从多感官角度进行升级),从中可以感受到“蛟龙号”海试科学团队的____精神。 我们探索的不仅仅是外在的世界, 更是 _____。 人类潜能的极限 任务三: 布置人文策展, 探索诗性基因 活动:设计“深海之声”互动展墙———请从文本中采集情感片段,为展区注入诗意共鸣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文章不仅真实记录了新闻事件,更通过文学手法传递了作者的爱国与自豪之情。请你从词、句与称呼的角度,找出相关饱含情感色彩的语句,并分享你的感受。 分享要求: 朗读原文语句,并提示语句所在段落(如:第__段第__句) 简单说明这句话为何让你感动(如:用词/称呼如何体现情感) (选做)联系生活或历史,谈谈你的共鸣 拓展延伸 “国之重器”命名里的中国式浪漫 名称 命名来源 文化内涵 科技成就 神舟 “神州”谐音+“天河泛舟”想象 承载中华民族对星辰大海的向往,寓意中国航天如神舟般在宇宙中破浪前行 中国自主研制载人飞船,实现载人航天与空间实验室对接,建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蛟龙 《楚辞·离骚》“麾蛟龙使梁津兮, 诏西皇使涉予”。 蛟龙是中国神话中的海中神兽,象征乘风破浪、探索未知的力量 2012年下潜至7062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2024年搭载外籍科学家探索深海,彰显国际合作 课后拓展 1.设置“深海信箱”,邀请撰写“给深海探索者的信”,内容需包含:对科学家的致敬;对未来海洋探索的愿景。班级评选精选信件,作为“深海之声”展墙的成果展示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