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2398

《噢!苏珊娜》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3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343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噢!苏珊娜,教案,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 版教材 三 年级 上 册 第 二 单元第 二 课 课题名称:噢!苏珊娜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 理念 以“珍惜友谊”为主题,通过歌曲传递对友情的珍视与追求,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价值。 通过了解美国乡村音乐,认识五弦琴并结合牛仔文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知识 框架图 情绪 聆听 乡村音乐 噢!苏珊娜 节奏 教学 旋律 创编动作 教材 解析 《噢!苏珊娜》是选自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好伙伴”的歌曲,此单元主要围绕不同国家、不同音乐形式的以伙伴、朋友为主题的歌曲进行。此作品具有浓厚美国乡村音乐风格,歌曲节奏轻快、旋律活泼,体现了美国乡村音乐轻松、随意、欢快的特点。歌曲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点明了教材中本单元”好伙伴”的主题。 学情 分析 1、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2、三年级学生的音乐审美态度开始形成与发展,需要注意引与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形式,用活泼生动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 3、具有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 教学 目标 1.艺术表现:通过聆听与体验,感知《哦!苏珊娜》轻松欢快的音乐情绪,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2.审美感知: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技巧。 3.创意实践:能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或打击伴奏,体现对音乐风格的理解。 4.文化理解: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 教学 重难点 1.能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打击伴奏,体现对音乐风格的理解。 2.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 3.能够正确听辨本节课歌曲的乐句。 教学 方法 与 策略 情景创设法、聆听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 资源 与 工具 PPT、钢琴、牛仔帽、尤克里里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 (一)播放英文版歌曲,组织学生律动。 模仿牛仔动作编创舞蹈。 (二) 播放蜜雪冰城音乐。 感受两首歌的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介绍作者与背景(乡村音乐) 学生跟随教师聆听音乐律动。 学生律动聆听 1.通过律动拉进师生距离。 2.简单模仿牛仔动作,为后续做铺垫。 3.情景闯关带入,让音乐课堂更具趣味性。 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介绍歌曲的风土人情,丰富学生人文认知,引出课题。 二、歌曲教学 新授 初次聆听 感受歌曲情绪与主题。 情绪:欢快活泼地 内容:关于友情 讲述歌词故事,强调苏珊娜和杰克之间的友情。 复听歌曲 1.杰克很想念苏珊娜,想去探望他, 你能听出杰克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吗? 同学们拍四二拍聆听歌曲。 (三)节奏教学 1.指导学生有节奏的念读“阿拉巴马”和“路易斯安那州”,解决歌词中的附点节奏X. XX和学生的吐字问题。 2.设立游戏环节 节奏挑战 “苏珊娜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开心又快乐” 加入附点朗读歌词。 读歌词时隐藏“苏珊娜”,引出“弱起”要读或者唱得又轻又快。 旋律教学 1.聆听歌曲,它由几个乐句组成的?(答:6个) 2.这6个乐句中哪几个乐句运用了我们刚才熟悉的节奏? 3.每一句的开头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 答: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弱起”,所以要紧凑、连贯的轻读轻唱; (四)歌唱教学 1.教师弹唱,学生模唱。 2.学生演唱,教师小声跟唱。(聆听可能出现的问题) 节奏、音准 重点教唱难唱的句子:每一句的开头部分; 五指教学五线谱 找到M S L 的位置。 3.接龙演唱 加速,反复演唱。(注意:弱起拍、附点节奏) 演唱情绪的处理: 提问:许久未见的朋友马上就要见面的心情。 师:同学们讨论这首歌在哪一句上节奏有变化呢? “噢噢,朋友们……”“有什么变化呢?” 这首歌是好朋友送给苏珊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