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2587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课件(共23张PPT内嵌音视频)+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94693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雪花,带来,冬天,课件,23张,PPT
    (课件网)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第六单元 冬雪 雪花之歌 f d f d m m r r d s d s d d d r m f f d f d m m r r d s d s d d d r m f 一、聆听歌曲,思考问题: 1. 雪花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梦 甜美的梦 2. 说说你听到了谁在做梦? 思考:1.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冬眠?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冬眠? 3.等到什么时候它们就会苏醒? 动物冬眠是为了在寒冷、食物匮乏的冬天节省能量而存活下来的行为。 等到春风姑娘来了,动物们就会醒来。 聆听歌曲,思考问题: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乐段划分 两个乐段 模唱旋律,边唱边按四拍子指挥图示划拍。 第一乐段 d f f f f s m m r r d d s s s s t l s l l t d d d r d t l s m f s s s t l s s f 升记号 下滑音记号 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 听辨歌曲中的变化音,结合歌词说一说 变化音的效果。 升记号 下滑音记号 突出了冬天梦境的梦幻神秘感。 第一乐段 d f f f f s m m r r d d s s s s t l s l l t d d d r d t l s m f s s s t l s s f 第二乐段 l t d l t d l d r d t l s m f s m f s l t d t l s l d d l t d d d r d t l s s s m f s s s t l s s f 第三乐句 第四乐句 第二乐段 有感情的 完整演唱。 V V 二声部合作演唱 乐器演奏 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课堂小结 课后查阅了解动物冬眠的相关科学知识,并结合本节课所学歌曲,改编歌词中冬眠的小动物,对歌曲进行二度创编。 课堂练习: 同学们,再见!《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强调“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学科综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聆听、想象、体验、交流、律动、打击乐器使用等方法和手段,有效的引导学生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发现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本节课创设冬日雪景的情境,以雪花贯穿全课,通过教师范唱、多媒体反复播放、学生跟唱等教学手段,充分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验二声部合唱,编创乐器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它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而带有叙事性。拍子,16小节,四个乐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采用同音反复、级进与模进手法,凸显亲切述说的风格,歌词拟人化,蕴含喜悦、呵护、深情、向往等美好情感。歌曲描绘了雪花飘飘而下的情景及甜美的梦境,尤其第4小节的变化音,带上某种神秘的色彩,使梦境更为形象。 学情分析: 通过对五四班日常的音乐课观察,了解到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相对较高,有较好的表现力。由于歌曲第四小节出现了对学生的音准具有挑战性的变化音,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表达歌曲不同情绪的同时唱准变化音,并熟练掌握拍的指挥划拍手势。 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启发、情景激趣、视听结合、演示对比、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对于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体会感受歌曲优美温馨的音乐情绪,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2.艺术表现:能用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并能准确边唱边按四拍子指挥图示划拍,唱准第一、三乐句中的升记号变化音。 3.创意实践:以小组合作形式,尝试二声部合作演唱。在歌曲合适的乐句加入打击乐伴奏。 4.文化理解:在歌曲演唱中表现出对小动物的亲切和关怀;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柔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