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6965

综合题高频考点 冲刺练 2025年内蒙古中考历史复习备考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2816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综合,高频,考点,冲刺,2025年,内蒙古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题高频考点 冲刺练 2025年内蒙古中考历史复习备考 1.古代的公共工程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繁荣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材料二 朕(隋文帝)君临区宇……观地理之宜,审终久之义,一得开凿,万代无毁。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溯不停,自日之功,堪省亿万。诚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然不有暂劳,安能永逸。 ———魏征《隋书·食货志》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反映了该水利工程发挥了哪些作用?“蜀守冰凿离碓”体现了秦国的改革中发展经济的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溯不停,旬日之功,堪省亿万”的大型公共工程是什么。“诚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反映了统治者对修筑该大型公共工程有何认识? (3)观察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任选其中一幅图从地理位置、修建背景、修建意义三个角度提取与长城相关的历史信息。 2.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小组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研究成果。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完善思维导图】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单元思维导图 (1)完善思维导图,在A、B处填入恰当的内容。并写出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任务二 ·解读历史图片】 材料二 小岗村民打花鼓庆丰收 攻占巴士底狱 毛泽东 罗斯福 人民群众组 杰出人物组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组图片,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任务三 ·撰写历史论文】 材料三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4世纪中叶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18世纪 启蒙运动广泛传播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1921年 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 1934年 卡德纳斯改革开始 (3)从大事年表中选择三例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世界现代化运动始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由资本主义国家开启,并长期以西方模式为主要路径选择。在资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中国被迫卷入现代化浪潮,开始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不盲从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思考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因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从“地域性现象”走向了“世界历史性存在”,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贺新元《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下表展示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部分史事 时间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1923年 中共三大召开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5年 遵义会议召开 1936年 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0年 领导百团大战 1945年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947年 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召开 1984年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概括中国开辟这一道路的历史背景。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果。请结合材料二中相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