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0046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857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法治,第四,七年级,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复习课件 统治阶级 广大人民 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矛盾和纠纷 个人权利 法治与德治 平等 空间、活动、信息 占有 法定 人身 不违法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 严重社会危害性 主刑 附加刑 不良行为 民事 1.单元核心观点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2.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3.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4.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走近民法典 1.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2.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3.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 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5.在我国,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远离违法犯罪 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5.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6.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7.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 1.法律是被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     “被统治阶级”改为“统治阶级”;“公民”改为“人民”。  ×  2.易错易混 2.我国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民法典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必依。(   )     “民法典”改为“宪法”;“有法必依”改为“有法可依”。  ×  4.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个别利益和目前利益。 (   )   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3.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   )  ×    “决定性作用”改为“重要作用”。   ×  1.(2024铜仁改编)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踏上新征程。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说明( ) 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满足国家治理急需 ②国家健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③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3.单元过关训练 2.2024年是民法典颁布的第四年。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对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有( ) ①张某用仿品瓷器冒充真品,并以真品的价格卖给李某———诚信原则 ②李某在某金店试戴一款首饰后,商家强行要求其购买———自愿原则 ③某快递公司以“女性”为由拒绝了小美参与求职应聘———公平原则 ④某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规定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