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细分为律诗与绝句两类,常见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近体诗 每首规定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习惯上把第一联称作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唤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 律诗 篇 名 诗人 朝代 生卒年 体裁 自主学习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清 1792-1841 绝句 《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 1125-1210 律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1021-1086 绝句 任务一 朗读诗歌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请同学们放声诵读这些诗作,划分出诗歌的节奏停顿 。 朗读诗歌 请同学们放声诵读这些诗作,划分出诗歌的节奏停顿 。 朗读诗歌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hún tún chóng xiāo guān chéng kòu pǔ 请同学们放声诵读这些诗作,划分出诗歌的节奏停顿 。 朗读诗歌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 Jǐ hài 龚自珍 yín 任务二 理解诗歌 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用优美文辞翻译诗作 。 小组活动 提示:教师把同学们分成 6 组,其中 2 组翻译同一首诗 。 步骤一 小组内成员各自独立翻译诗作 。 步骤二 小组内交流翻译内容,共同修改完善 。 步骤三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成果,展示形式不限 。 《登飞来峰》 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用优美文辞翻译诗作 。 小组活动 飞来峰顶矗立着极高的塔,听闻鸡鸣时分能望见旭日升起。不惧层层浮云遮挡远望的视线,只因自身处在最高层,登高望远,心境开阔 。 《游山西村》 莫要嘲笑农家腊月酿的酒浑浊,丰收年景里,招待客人的菜肴极为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间,忽然又出现一个村庄。吹箫打鼓,春社的日子临近,村民们衣着简朴,仍保留着古时风尚。 往后若能趁着美好月色外出闲游,我定拄着拐杖,随时前来叩响你的家门 。 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用优美文辞翻译诗作 。 小组活动 《己亥杂诗(其五)》 浩大的离愁向着日落西斜的方向蔓延,挥起马鞭向东,仿佛已至天涯。我辞官归乡,似枝头飘落的花,却非无情之物,化为春天的泥土,还能培育新花 。 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用优美文辞翻译诗作 。 小组活动 师生共赏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人借夸张之词,写峰上古塔之高,显自身立足之高 。 短短七字,既言视野极远,又显声传极远,气势不凡 。 用典,以浮云比奸佞小人,“不畏” 尽显诗人不惧奸邪的魄力与豪迈 。 语序本为 “因身在最高层,故不畏浮云遮目”,彰显卡通片高瞻远瞩之概 。 师生共赏 请同学们以简洁语言,为《游山西村》绘四幅图景 。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农家好客酒食丰图-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图-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鼓春社民风朴图-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闲时乘月拄杖叩门图- 师生共赏 从这些图景里,你感受到诗人是怎样的形象? 师生共赏 感“己亥诗”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绪如波涌,也表作者心潮难平 浩荡:无尽。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为诗人马鞭。 东指:故里东方。 天涯:言离京都之远。 吟鞭东指即天涯 师生共赏 感“己亥诗” 落红:“落红” 即落花,因红花尊贵,落花故称落红 。 落红不是无情物 以落花自喻,是诗人与腐败官场决裂、向黑暗抗争的誓言,愿为国家百姓献身化泥护花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生共赏 结合三首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