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8927

4.11 人体的运动 复习讲义 配套课件(共25张PPT)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3674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11,25张,七年级,2024,北师大,PPT
    第11章 人体的运动 复习讲义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围绕人体的运动展开,涵盖人体的骨骼、骨骼肌、骨连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体运动的形成机制。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认识合理运动的重要性。 二、课标分析 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本章的教学目标包括: 1.知道骨的成分及骨、关节、骨骼、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建立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观察人体结构图,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理解模型在认识和把握人体生理特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观察长骨结构、鉴定骨质成分、认识骨的特性,加强观察生物学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整理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规范操作等探究技能。 4.认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乐于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自觉健身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人体结构和生理已有一定了解,但对运动系统的具体功能和运动机制认识不足。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教学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兴趣,针对不同认知水平分层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人体运动系统由哪三部分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运动中骨、关节、骨骼肌分别起什么作用?”(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 知识框架: 人体的运动 ———人体的骨骼(结构、成分、分类) ———人体的骨骼肌(结构、类型、功能) ———运动的形成(协作机制、多系统配合) 2. 复习知识点 考点一:人体的骨骼 骨的种类与结构: 长骨(管状 / 承重,如肱骨)、短骨(颗粒状 / 灵活,如腕骨)、扁骨(板状 / 保护,如肋骨)、不规则骨(如椎骨)。 长骨结构:骨膜(成骨细胞修复骨折)、骨质(骨密质坚硬、骨松质轻便)、骨髓(红骨髓造血)。 骨的成分与特性: 年龄段 有机物比例 无机物比例 特性 儿童 >1/3 <2/3 弹性强,易变形 成人 约 1/3 约 2/3 坚硬有弹性 老人 <1/3 >2/3 脆弱易骨折 骨连结与关节: 分类:无活动性(颅骨)、半活动性(椎骨)、活动性(关节)。 关节结构(课件示意图要点):关节面(软骨-减少摩擦)、关节腔(滑液-润滑)、关节囊(韧带-加固)。 生活实例: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关节炎(关节囊发炎)。 骨骼分类:中轴骨(保护中枢器官)+ 附肢骨(支持四肢运动)。 考点二:人体的骨骼肌 基本结构: 肌腱(结缔组织,附相邻骨)+ 肌腹(肌肉组织,收缩部分),强调 “肌腱绕过关节连接不同骨”。 骨骼肌属于器官(含血管、神经),功能:牵拉骨绕关节活动。 类型与功能(课件表格): 类型 示例 主要功能 头颈肌 咬肌 表情、咀嚼 躯干肌 膈肌 保护内脏、呼吸 四肢肌 肱二头肌 运动四肢 补充:骨骼肌还参与维持体态、产热等(课件原文 “维持身体姿势、保持平衡”)。 考点三:人体运动的形成 协作机制: 神经传导兴奋→骨骼肌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例: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动作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收缩 舒张 伸肘 舒张 收缩 提重物 收缩 收缩 规律:至少两组肌肉拮抗或协同,单组肌肉只能牵拉不能推开骨。 多系统配合: 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供能)、呼吸系统(供氧)、循环系统(运输)缺一不可。 3. 易错点 骨 vs 骨骼:“骨骼 = 骨 + 骨连结”。 骨长长 vs 关节软骨功能:使骨长长的是骨骺端的软骨层,不是关节软骨。 骨成分比例的普遍性:无论什么年龄段动物的骨都是无机物多于有机物。 骨骼肌协作易错点: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有的肌肉收缩,有的肌肉舒张,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躯体运动时骨骼肌收缩时才提供动力,舒张时不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