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把握消息和通讯两种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于场景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通讯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和品格的方法。 3.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高尚的精神品质。 目录索引 别了,“不列颠尼亚” 单篇文本研读课 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别了,“不列颠尼亚” 单篇文本研读课 作品背景 学习活动一 知人论世 梳理积累 香港回归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1842年,清政府战败,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1997年7月1日0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基础梳理 1.字音字形 2.掌握词语 (1)瞩目:注目。 (2)易帜: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或投向敌方。 dū jīnɡ rǎn suō è zhì 帜 瞩 祷 3.词语辨析 消失 消逝 课文 原句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消逝:消失。 相同点 两者都是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减少以至没有。 不同点 “消失”强调的是人或事最终失去,多是逐渐的。“消逝”可用于抽象事物,多强调永远或彻底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 例句 ①他的身影 在人群之中。 ②火车开走了,隆隆的声音渐渐 ,小车站又给沉寂统治了。 消失 消逝 凝重 庄重 课文 原句 4时30分,面色 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凝重:端庄,庄重;(声音)浑厚;浓重。 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相同点 二者都有稳重的意思。 不同点 “凝重”侧重神态表情、声音等,“庄重”侧重言语、举止。 运用 ①“观察所有细小的变化,比如风……”他声音 ,“隧道最多的一次涌泥,半小时涌出来将近3万立方米泥浆。” ②中国人本就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对于诉诸文字之物,格外 。 凝重 庄重 文体知识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消息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其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①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之分。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 ②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获得对整个新闻的总体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③新闻的主体部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 ④背景即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名家点评 1.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彭朝丞 2.彭定康的车轮在原地转起了圈子,但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在原地转圈的。———白岩松 阅读素材 七子之歌·香港 闻一多 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