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3.4力的合成 课时提升练(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某质点在三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仅将逆时针旋转90°,其它力均保持不变,则此时质点的合力大小为( ) A. B. C. D.0 2.要使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方向,其中一个分力且与方向成,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 A.0 B.5N C. D.10N 3.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2N、3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4N的力绕O点顺时针旋转12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 ) A. B. C. D.10N 4.图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A位置,另一端系有轻质小圆环;轻质细绳OB和OC一端系在小圆环上(大小可忽略不计),另一端分别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现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动小圆环,使橡皮条沿平行木板平面伸长至某一个位置,对于上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这部分实验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A.OB和OC绳子之间的张角必须选择那些特殊角度如30°、45°等 B.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越大越好 C.实验过程中只需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D.两绳OB、OC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5.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5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 ) A.0 B.3N C.5N D.8N 6.李明和张华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理想实验法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把橡皮筋拉到相同的长度,效果也是一样的 D.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7.如图所示为一次高校物理公开课的演示实验情境:一个锥形物件被双手拿起静止在空中。锥体表面粗糙,其中一只手对锥体的作用力示意图已画出,则双手对锥体( ) A.摩擦力的合力等于它们对锥体压力的合力 B.摩擦力的合力小于它们对锥体压力的合力 C.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锥体的重力大小 D.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大于锥体的重力大小 8.如图所示,运动员拖轮胎做负重训练时,用两根不计质量的等长细绳拴在质量为的轮胎直径两端,两根细绳之间的夹角为θ,轮胎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轮胎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时,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则每根细绳的最小拉力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用图所示装置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如图甲所示,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橡皮条的另一端固定,橡皮条恰好伸直时的长度为GE。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拉力的共同作用,静止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如图乙所示。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静止于O点,如图丙所示。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记录GE和EO的长度 B.描点确定拉力方向时,所描两点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C.借助该实验数据也可以完成“探究力的分解规律”的实验 10.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 B.图乙中显示的126km/h是平均速度 C.图丙中两球同时落地说明A球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D.图丁中沿切线飞出大量的火星,表明砂轮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 11.一直角V形槽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横截面如图所示,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有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槽内,木块与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与面间无摩擦。现用平行于槽的水平力F推木块,使之沿槽向里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5个力的作用 B.木块对V形槽的作用力大小为 C.木块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