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78159

5.1判断的概述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5424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5.1判断的概述 1.什么是判断? 2.判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真判断?什么是假判断? 4.如何表达判断? 5.判断与语句的关系是怎样的? 6.把握不同类型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7.判断的类型有哪些? 0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使用判断的原因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 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 ———牛顿 2、判断的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示例评析: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 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 【思考】材料中谁说的话是判断?小张和小赵的话都符合实际情况吗? 小张的话表达了一种肯定;小赵的话表达了一种否定,所以他们两个的话是判断。小李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所以不是一个判断。 3、判断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1)特征一: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2)特征二:有真假之分。 ①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 ②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3)断定和真假的关系: 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 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 后来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小张和小赵的判断是正确的。 请思考2: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吗? 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判断是否正确要经过实践检验 请思考1:判断来源于哪里? 4.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 社会实践 ⑴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⑵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⑶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属于( ) ①真判断 ②假判断 ③肯定判断 ④否定判断 A.① ③ B. ③ ④ C. ① ② D.② ④ A 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判断有真假之分———真判断和假判断 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 1.这是新学生宿舍。 2.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3.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 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为什么 “新”的含义表达不明确。因为这句话既可以表达“新学生”,也可以表达“新宿舍” 语句中概念搭配不当。因为能呼吸的只有空气,不应该包括阳光和海水。 语句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吸烟只是患肺癌的可能条件,不是必然条件。 1、判断的表达形式: (1)表达形式: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3)语句作判断时应注意: ②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要有真假断定。 要排除语句歧义。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 (3)你是新来的同学吗? (4)逻辑学真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啊! (5)啊,我的天哪! (6)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 (7)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疑问句,不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