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 A. 坚持毛泽东思想 B. 彻底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 C. 反对邓小平复出 D. 坚持“左”的错误 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粉碎“四人帮” 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3. 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纲”是指( ) A. “以经济建设为纲”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以文化建设为纲” D. “以思想建设为纲” 4.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 “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 B. 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 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 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6.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A. 政企职责不分 B. 分配制度“大锅饭” C. 企业没有自主权 D. 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7.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B. 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 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 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8. 下表反映的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表 年份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1978 56.2 42.9 0.9 1997 41.9 33.9 24.2 2005 31.0 8.0 61.0 A. 企业生产自主权扩大 B.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D. 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9.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八大 10.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为此,1992年,中国走出了一条好路。这条“好路”指( ) A. 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 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 A. 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 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D. 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12. 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内陆陆续对外开放。这两种“开放”的本质区别在于( ) ①前者严重践踏了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