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2573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21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18625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导课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倒幕前日本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及倒幕运动的初步学习,能说出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并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2.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准确说出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目的、性质、措施。并通过史料研习培养分析问题能力、从资料中提取与概括信息能力以及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史料实证) 3.通过阅读材料和课本内容,理解并概括明治维新的影响。(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4.通过对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改革,对改革形成正确的认识。(家国情怀) 变 变———危机四伏 变革———困境求生 变化———变革回声 背景 影响 内容 观看视频,概括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 内忧外患 变———危机四伏 背景 名义上的君主 掌握实权 效忠将军 统治阶级的基础 组建 被统治阶级 在德川幕府时期,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七成作为贡租上缴,禁止农民自由离开土地、对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者征收收入七成杂税......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不下一千多次;中下级武士自身经济状况日趋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商人和新兴的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要反对幕府统治......幕府统治已危机重重。—张同文编译莱特尔《日本记》 1.内忧:德川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黑船事件 2.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民族危机 变———危机四伏 背景 幕府 幕府的封建统治 严重阻碍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 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手工工场倒闭 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处境不断恶化 加剧 导致 内忧 外患 变———危机四伏 背景 倒幕运动 倒幕运动 时间 主力 主要 过程 结果 改号 迁都 影响 1868.1 中下级武士,西南强藩,朝廷公卿 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迁都东京 结束了幕府统治 确立明治政府的统治,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明治维新的前提】 时间: 1868年 人物: 明治天皇 目的: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性质: 措施: 天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阅读课本,说出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目的、性质、措施。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 生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藩 藩 藩 藩 藩 将军 中央政府 县 县 府 府知事 县令 可以随时 解雇和罢免 明治政府把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变革———困境求生 内容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在“国民皆兵”的口号下,强征大批青年,建立常备军。这支军队称为“皇军”,即天皇的军队。强调效忠于天皇,并贯彻“武士道”精神。 作用:增强了军事力量,保卫日本安全,并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变革———困境求生 内容 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变革———困境求生 内容 “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