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社会主义特征? 政治: 人民当家作主 经济: 公有制占主导 1954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大改造 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 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分外足,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姓名 自我介绍 王国范 这反映了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什么问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 请你想想办法如何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背景 3.措施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时间 1953年-1956年 4.原则 自愿互利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发展阶段: 报名参加合作社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合作化道路的优点: 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 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 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6.成就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补充: 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是私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生产合作化)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4.实质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个体经营 集体经营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2: 上海解放初期,一部分投机商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牟取暴利。其利用群众对纸币不信任的心理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掀起了一场银元大战,引起市场的物价波动。从5月27日- 6月9日的12天里,银元价格上涨两倍,致使物价上涨247%。这场“银元之战”及其后的“粮棉之战”,都极大地扰乱了上海的经济秩序。 据材料,说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背景? 材料3:据统计,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5%。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材料1: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荣氏企业面临困难,资金紧张,原料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1.背景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取得一定发展。(地位) ②私营工商业中也存在不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