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9313

期末检测卷-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718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末,检测,-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卷-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 一、选择题 1.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B.先进行体循环之后再进行肺循环 C.冠脉循环为心脏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D.体循环和肺循环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2.血液流经人体器官a时,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脑,曲线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B.若a为肾脏,曲线可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C.若a为肺,曲线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若a为小肠,曲线可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3.将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玻璃瓶置于温暖黑暗处12小时,瓶内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为(  ) A.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升高后保持不变 B.二氧化碳含量持续降低后保持不变 C.二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 D.二氧化碳含量先降低后升高 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成功证明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同学们课上进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验证实验,图示两环节中小烧杯、大烧杯、滴管内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酒精、碘液 B.清水、清水、酒精 C.酒精、清水、碘液 D.碘液、酒精、清水 5.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取(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种子的数量(粒) 30 30 30 30 种子所处的环境 少量水,20℃ 无水,20℃ 少量水,5℃ 种子被水淹没,20℃ 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6.在农业生产中,果农常对果树枝条的树皮环剥一圈,如图,这样会形成树瘤并能提高该枝条果实的有机物含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环剥之后能提高I处果实的有机物含量 B.环剥技术切断了该枝条的导管,影响运输 C.环剥后形成的树瘤位于Ⅱ处 D.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积累有关 7.孕妇适量增补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胎儿从母体获得叶酸的部位是(  ) A.胎盘 B.羊水 C.卵巢 D.输卵管 8.“元气的心或不在,愿青春盛放不败”,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叙述中,做法正确的是(  ) A.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独自外出,不和父母打招呼 B.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不发展兴趣爱好,降低好奇心 C.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时,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 D.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心里觉得尴尬,相互疏远 9.危重病人往往需要供氧和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氧气和葡萄糖可以直接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中,通过(  ) A.呼吸作用 储存能量 B.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C.光合作用 储存能量 D.消化吸收 释放能量 10.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 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 11.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为了运输方便 12.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13.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甲装置放在光下,①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B.乙装置②③内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④内滴加碘液用于检验淀粉 C.丙装置放在光下,蜡烛会燃烧很长时间,如放暗处,则很快熄灭 D.丁装置中蜡烛熄灭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14.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若叶片未经过黑暗处理直接进行光照和碘液检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