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4167

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472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外,ppt,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梁甫行》 曹植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生活在温暖的房屋中,享受着安定舒适的生活时,在遥远的古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挣扎在生存的边缘,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曹植在《梁甫行》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令人痛心的画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去感受诗人笔下的社会现实,体会他内心的情感与关怀。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准确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含义,能流畅翻译全诗。 (二)能力目标 提升分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理解对比、白描等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作用。 (三)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曹植(192 - 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 “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他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成就卓越,与曹操、曹丕合称为 “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前期多描写贵族生活,后期因受曹丕猜忌,作品多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其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曹植生活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猜忌和打压,多次被贬爵、迁徙封地。在辗转迁徙的过程中,他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看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惨处境。于是,怀着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曹植写下了这首《梁甫行》,以此揭露社会现实,表达内心的感慨。 题目解读 “梁甫行”,“梁甫”,又作 “梁父”,是古代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古时迷信认为,泰山梁甫是人死后魂魄归处,后常用作葬歌。“行” 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乐府诗范畴。乐府诗多以叙事为主,形式较为自由,可配乐演唱。“梁甫行” 即吟唱梁甫之事的诗歌,从题目来看,此诗可能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社会苦难的感慨与思考。 文体介绍 本诗属于乐府诗。乐府诗是汉代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乐府” 所采集、编制的诗歌,后来 “乐府” 逐渐演变为一种诗歌体裁。乐府诗的特点是可入乐歌唱,形式较为自由,句式长短不一,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叙事性。《梁甫行》采用五言句式,语言质朴自然,通过描写百姓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现实,体现了乐府诗的典型特征。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八方 / 各异气,千里 / 殊风雨。 剧哉 / 边海民,寄身 / 于草野。 妻子 / 象禽兽,行止 / 依林阻。 柴门 / 何萧条,狐兔 / 翔我宇。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泛指天下各地。 异气:气候不同。 殊:不同。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各异 。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剧” 表示艰难、困苦; “边海民” 指海边的百姓; “寄身” 即托身、栖身 。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海边的贫民生活多么艰苦啊,他们只能在荒郊野外栖身 。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妻子” 指妻子和儿女; “象禽兽” 形容生活状态如同禽兽般; “行止” 指行动和栖息;“林阻” 指山林险阻之地 。 妻子儿女的生活如同禽兽一般,他们的行动和栖息都在山林险阻之处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 指用柴木做的门,代指简陋的居所; “萧条” 形容衰败冷落; “翔” 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指自在地行走; “宇” 指房屋 。 那用柴木做成的门是多么的萧条冷落,狐狸和兔子在我的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 。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这两句开篇以宏观视角,描绘出不同地域气候、风雨的差异。看似写景,实则为后文边海百姓的悲惨生活做铺垫。它暗示了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