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4642

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件(共38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0663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学年,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 十 课 推 动 认 识 发 展 课 题:10.2 体会认识发展历程 选必三 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思维导图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认识论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主要涉及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尚未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而来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又需要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 回忆你刚进入枞阳中学时,你对学校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我们高一到学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接触一些老师和同学,了解这所学校的规模以及它的周围环境,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所学校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对校园外在形象的整体反映就是 ,这些感性具体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 经过两年的校园生活,现在知道了某个教师的授课风格,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校风,深刻认识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更接近学校的本质。从最初的印象到现在的看法,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到 的发展过程。 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第一目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 (1)含义: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思考:感性具体的认识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感性具体的认识有何局限性? 如:苹果看起来是红红的,吃起来是甜甜的,摸起来的是光滑的…… 注: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 整体+表象 (2)局限性: 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感性认识),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注: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有正确错误之分) 注:1、感性具体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范畴, “感性具体”≠“感性认识” 2、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 3、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感性认识的三个阶段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是感性认识的起点。比如看到苹果的红色,这是对颜色属性的感觉;摸到它表面光滑,是对触觉属性的感觉。 特点:反映的是事物单一属性,具有直接性,依赖于当前刺激,一旦刺激消失,感觉也随之停止。例如,闭上眼睛,苹果的视觉感觉就不存在了。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 ,把感觉的个别属性整合起来。 例如,我们看到苹果的颜色、形状,摸到它的质感,闻到它的气味,综合这些感觉信息,在大脑中形成“这是一个苹果”的认知,这就是知觉 表象:是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事物形象 。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 比如,回忆起昨天吃的苹果,脑海中浮现出苹果的样子,这就是表象。 特点: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形象性指它保留了事物的感性形象;概括性是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反映,比如脑海中的苹果表象,是对多种苹果共同特征的概括。 也叫作 完整的表象 (1)含义: 2、思维抽象 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水果 如:我是政治老师。舍弃了我的性别、年龄、籍贯等方面的属性,剩下的只是我作为“政治老师”这个规定性。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