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自然资源与产业活动第五节《交通运输》知识清单 一、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社会生产部门。 2. 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的区别 运输方式: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 运输工具:是指实现运输方式的工具,例如飞机是航空运输的工具,火车是铁路运输的工具,汽车是公路运输的工具,轮船是水路运输的工具,管道既是运输方式,也是运输工具(用于运输液体、气体等,如石油、天然气等)。 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 铁路运输 优点: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适合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也适合大量旅客的长途运输。例如,山西煤炭外运就依靠铁路运输,如大秦线(大同—秦皇岛),将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运往秦皇岛港口,再通过海运运往全国各地。 缺点:建设成本高、灵活性较差,受铁路线路布局限制,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 2. 公路运输 优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到门”的服务要求,适合短途运输和客货运输,尤其是在一些铁路和水运难以到达的地区,公路运输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乡村地区的物资运输以及城市内的配送等。 缺点:运量较小、能耗大、运费较高。 3. 航空运输 优点:速度最快、运输效率高,适合急需、贵重、量少物品的运输,如电子产品、急救药品等,以及长途的旅客运输,能大大缩短旅行时间。 缺点: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例如,大雾、暴雨、强风等恶劣天气可能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 4. 水路运输 内河运输 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如粮食、建材等。例如长江内河运输,长江流程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并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全年无结冰期,四季可通航,沿岸地区利用长江进行大量物资运输,促进了经济发展。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海洋运输 优点:运量大、成本低,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我国的海洋运输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类。沿海航线又分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的北方沿海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沿海航区;远洋航线按其航向又分为东行、西行、南行、北行航线,可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缺点:速度慢、航行时间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如台风、海啸等可能影响航行安全。 5. 管道运输 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适合液体(如石油)、气体(如天然气)等物资的运输。例如西气东输工程,将新疆等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跨区输送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促进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资,且铺设管道的前期建设成本高。 三、中国主要的交通运输线 1. 铁路运输线 分布特点:纵贯南北,横穿东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原因分析: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且建设铁路的成本相对较低;而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人口相对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对铁路运输的需求相对较小,建设难度和成本较高。 主要铁路干线 “五纵” 京哈—京广线:连接东北的哈尔滨和华北的北京,再纵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到达华南的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南北铁路干线,促进了东北、华北与华南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 京沪线:从北京到上海,沿线经过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等重要城市,沟通了我国两大直辖市以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京九线:北起北京,南至香港九龙,沿途经过众多省市,缓解了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强了内地与香港的联系,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