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7 归园田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情况 2、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诵读诗歌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学习陶渊明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和《饮酒》、 出卷网《归园田居 》(其三),对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和其诗歌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本班学生是基础班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对诗歌鉴赏处于感性的认识阶段。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 2、理解并赏析诗歌。 教学难点 品味《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田园生活之美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由初中所学陶渊明的诗文导入。师生一起背诵)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1·世纪 教育网 3、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活动2【活动】简介作者和《归园田居》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来源:21cnj y.co m】 《归园田居》共5首: 辞官场、聚亲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第二年。 活动3【活动】诵读指导 (读准字音、了解大意、读出节奏。) 方法指导: 1.五言诗句的节奏221或212,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朗读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2.注意韵脚。 3.读诗要读慢些,字句凝练,给人以思考的空间。读出节奏。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 出卷网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1cnjy.com 活动4【讲授】解题,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俗话 出卷网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归园田居"是什么意思?面对陶渊明的做法,围绕这个“归”字,你会忍不住提出哪些疑问?21·cn·jy·com 师生一起明确: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1、古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做官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什么陶渊明却有官不做,而回到农村当一名农夫呢?他“为何而归”呢?2-1-c-n-j-y 明确:A.厌恶官场 B.崇尚自然 A.追问: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厌恶官场呢?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崇尚自然呢?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归向何处? 园田。 (1)这是一个怎样的田园?学生齐读这段描写。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欣赏诗歌意境。 写了哪些景物?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21 cnjy com (2)诗人描写这些景物时很有层次感,有见有闻、有远有近,有动有静,同学们找一下哪些是写远景的,哪些是近景的,哪些写动,哪些写静?【出处:21教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