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材料二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材料三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材料二均出自《 》,这部作品是由西汉 (人名)编订而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C.窥镜而自视/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于是入朝见威王/才美不外见 3.文言语句。 (1)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用“/”给材料二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成 侯 邹 忌 为 齐 相 田 忌 为 将 不 相 说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采用“三叠式结构”,通过“三问”“三答”和 、 、 等层叠推进的模式,为文章赋予了独特的表达效果和艺术价值。 5.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邹忌劝谏后,齐威王鼓励臣民直言进谏,迎来“四国朝齐”的局面。交代这一结果,既能说明齐威王是名君,又能说明邹忌是贤臣。 B.材料二中,田忌听从邹忌的建议,出兵伐魏,大胜,功成名就。 C.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运用语言描写,通过对话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D.材料三中综合运用了描写、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对当朝统治者的讽刺。 6.某中学初三的小明同学沉迷于手机游戏,近期因熬夜打游戏导致成绩下滑。某同学决定劝说他: 同学:“你知道吗?有些游戏像诱饵,表面是‘免费福利’,实际让人不知不觉‘上钩’,最后‘鱼’被钓走了时间、健康和未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泊秦淮》讽刺手法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位同学的劝谏方式与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说明。 二、选择题 7.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的正确翻译( ) A.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河水,月光笼罩着河边的沙滩。 B.寒冷的河水上笼罩着烟雾,河边的沙滩沐浴在月光下。 C.烟雾和月光共同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