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例名称 活动3 国家安全齐守护 年级 三年级下册 章节 第八单元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围绕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技术展开,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核心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自主可控技术在交通、能源、科研等多领域的应用,探讨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还介绍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如网络谣言、军事基地拍照隐患等,强调自主可控技术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安全意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像高铁、新能源汽车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该年龄段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技术等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借助生动形象的实例和直观的活动来辅助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道日常在线行为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认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知道自主可控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增强守护国家安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能自觉规范规范在线行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日常在线行为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增强守护国家安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能自觉规范规范在线行为。 教学难点:认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知道自主可控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硬件:计算机、互联网; 软件:多媒体课件、相关多媒体素材、浏览器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从新闻里了解到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不断探索,海牛二号在深海之下高效作业;当我们在假期乘坐高铁,风驰电掣般穿梭在城市之间;当我们在街头看到越来越多造型时尚的新能源汽车;这些震撼又新奇的事物,背后都离不开中国自主可控技术。它们不仅让我们的出行更便捷、生活更多彩,还在国家的科研、能源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要是没有这些技术,我们的生活会失去很多便利,国家的发展和安全也会面临重重阻碍。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共同守护国家安全。 观看、聆听,思考这些自主可控技术对生活和国家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未知科技领域的好奇心,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让学生快速融入课程情境;借由对日常行为与国家安全关系的思考,打破学生对国家安全的陌生感,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为后续课程做铺垫。 体验探索 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每个公民都应关注国家安全,从自身做起,共同守护国家安全。例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主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做好垃圾分类,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植树造林,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等。 播放《国家安全视频》 体验探索: 1.在线搜索,了解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哪些领域的安全。 2.“小学生年龄还小,保护好个人网络安全就可以了,国家网络安全与我们关系不大。”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观看视频,聆听讲解,在线搜索国家安全领域,参与讨论并发表观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联系。 任务一 在线行为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1.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看似寻常的在线行为,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2.了解网络谣言的影响 网络和社交软件的普及,让人们获取、交流信息更加便利的同时,也给“谣言”插上了翅膀。 2011年,日本因地震造成核泄漏事故。“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等虚假信息通过网络和社交软件迅速传播,在国内直接引发了抢盐风波。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光,更有商家趁机哄抬价格,破坏市场秩序。 分析讨论: 1.“对于网络谣言,宁可信其有,转发一下反正没什么害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