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5542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287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逻辑,必修,选择性,思想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背诵清单 1.联言推理的逻辑依据、有效式 2.选言推理的类型、逻辑依据、有效式 3.假言推理的类型、逻辑依据、有效式 提示: 甲用的是完全归纳推理,乙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花生仁是否有花生衣包着? 甲将一筐花生一一剥开查看。 乙只拣了几个样品,有大的、小的,已经成熟的、尚未成熟的,一仁的、多仁的,不过剥了一把花生,就得出结论:花生仁的确都有花生衣包着。 你怎么看甲与乙的做法? 类似“花生仁是否有花生衣包着”的问题,你怎么解决?为什么? 创境激趣 议题提出 总议题:如何全面理解归纳推理?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1 2 3 4 归纳推理的含义与分类 议题一 1、归纳推理: (1)含义: 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2)类型: ①完全归纳推理: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 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 2、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由于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属于必然推理)。 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 3、不完全归纳推理 (1)必要性: 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 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 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 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 由此可知,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 ②思维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考察其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到一般性结论。 (2)含义: 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 一个农夫在野外抓到一只火鸡,带回家喂食饲养。火鸡畏畏缩缩地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我好吃的,嗯,肯定有阴谋。”一个月过去了,农夫每天一日三餐准时给它送饭。火鸡也放下戒心,它想:“日久见人心,这是个好人!”几个月过去了,圣诞节前一天,农夫将火鸡放进微波炉烤了。 运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只火鸡错在哪里。 (3)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错误: 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的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 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 【相关链接】: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与科学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 归纳推理 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 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 科学 归纳推理 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3、不完全归纳推理 (4)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的方法 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 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 项目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 别 考察对象的范围 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结论与前提关系 没有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 结论的 可靠性 只要前提为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