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民法典 ”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保障财产权 总议题:我们身边的财产权 一、教学目标 (一)政治认同:理解民法典对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尊重并珍惜生活中一切正当取得的财产。 (二)法治观念: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学习、遵守、维护、宣传民法典,做民法典的主动学习者和积极践行者。 (三)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保护创新,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做守法和遵守公序良俗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全面了解财产权 (二)教学难点:区分财产所有权的各项权利(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区分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 三、教学过程 (一)自学 质疑反馈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完成和自主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搜集民法典有关财产权的相关法律条文。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反馈和学习困惑,以学定教。 (二)展学 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钱币的奇妙旅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财产权。据此确认总议题:我们身边的财产权。子议题一:法律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子议题二:全面了解财产权。 (三)议学:合作探究 子议题一:法律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 议学任务一: 【议学情景】教师展示P89页生活观察内容。情境一: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请求宋某退还两万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法院。 【议学任务】思考:如果你是本案的法官,你该如何判? 【议学活动】分析情境,讨论教材问题。引申出案例中的何某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议学成果】《民法典》第122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法院判决张某向原告返还2万元。(生活中也会遇到转账错误的情况,我们可以实施以下行为追回钱款。第一,与收款人沟通并留存证据。在发现转账有误后,要及时与收款人联系,说明情况并要求对方退还,同时留存转账交易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作为证据。第二,向银行或者第三方平台客服求助。如果发现转账错误,可以在规定时限内申请撤销转账,也可以申请客服介人,从中协调。第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通过以上行为收款人仍拒不退还钱款,可向其所在辖区的人民法院以不当得利为案由起诉。起诉时,应当提交转账凭证和对方拒不还款的相应证据材料。) 【议学小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子议题二:全面了解财产权 议学任务二: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议学情境】情境一:大学生小林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终于购买了一台心仪的笔记本电脑,这台电脑是他学习的重要工具。然而,某天小林下课回到宿舍,却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碎裂,机身也有明显的损坏痕迹。经过询问,得知是室友在挪动物品时不小心将电脑碰落地上导致的。小林与室友沟通赔偿问题,室友说他也没有足够的钱,只能赔偿500元,小林内心十分烦恼。 【议学任务】思考:室友的行为侵犯了小林的什么权利 面对如此情况,如果你是小林,你会怎么办? 【议学活动】结合情境内容,回答问题 ;出示财产所有权的具体含义和例子。 【议学成果】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保存证据(拍照电脑损害程度);沟通协商(说明情况并出示修理价格);法律途径(协商无效) 【议学小结】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处分的权利。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 促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