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316269
泊秦淮 课件(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24)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227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泊秦
,
课件
,
20张
,
ppt
,
2024-2025
,
学年
(
课件网
) 泊 秦 淮 --唐 杜牡 新课导入 秦淮河,流淌千年,承载着无数故事。如今的它灯火璀璨,游人如织,尽显繁华;而在古代,它更是文人墨客汇聚、歌舞升平之地。但在这份繁华背后,也藏着王朝的兴衰与文人的感慨。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河畔,耳闻目睹歌女吟唱,心中思绪万千,挥笔写下《泊秦淮》。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杜牧的笔触,走进这首诗,探寻繁华表象下的深沉思考。 学习目标 了解杜牧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及诗歌创作风格,明确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熟练掌握朗读技巧。 体会诗人对晚唐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批判,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杜牧才华横溢,诗文俱佳。他的诗歌风格俊爽清丽,意境深远,既豪迈奔放,又不乏细腻婉约,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以区别于李白、杜甫的 “大李杜”。杜牧的诗题材广泛,多抒发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也有不少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题材的作品,代表作有《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清明》等,其作品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创作背景 《泊秦淮》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逐渐走向衰落。杜牧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心怀壮志却难以施展。一次,他夜泊秦淮河畔,看到达官贵人、豪绅富商在船上饮酒作乐,歌女们演唱着靡靡之音,这种纸醉金迷的景象与国家衰败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杜牧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晚唐统治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的批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题目解读 “泊” 即停泊,点明诗人的行为 “秦淮” 指秦淮河,是当时金陵(今江苏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两岸酒家林立,歌舞升平。 从题目中,我们能知道诗歌是诗人在秦淮河畔停泊时所作,这也引发读者好奇:诗人在秦淮河畔停泊时,看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感慨?同时,“泊” 字暗含一种停留、驻足观察之意,为诗歌奠定了叙事与抒情结合的基调。 文体介绍 《泊秦淮》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七言绝句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经初唐发展逐渐定型,至盛唐达到鼎盛。全篇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严格对仗) 。七言绝句短小精悍,语言凝练,能够以简洁的文字、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悠远的意境,便于诗人抒发瞬间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是唐代诗人常用的诗歌体裁之一,适合用来抒发感慨、讽刺现实等情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歌开篇,“烟笼寒水月笼沙”,诗人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朦胧、凄清的画面。“烟” 与 “月”,“寒水” 与 “沙”,相互交织,两个 “笼” 字,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迷蒙、冷寂的氛围,既写出了秦淮河夜景的特点,又为后文抒情奠定了基调。紧接着,“夜泊秦淮近酒家” 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在这样凄清的夜晚,诗人将船停泊在靠近酒家的地方,而酒家往往是歌舞升平之所,这就为下文听到歌女演唱作了铺垫,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纸醉金迷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两句诗,诗人笔锋一转,由景及情。“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上是在批评歌女不懂亡国之痛,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的晚唐统治者。歌女以卖唱为生,她们演唱什么取决于听众的喜好,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欣赏靡靡之音的达官贵人。“隔江犹唱后庭花”,“犹唱” 二字,强调了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2025-09-18)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9-18)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初级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初级中学校语文学科九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考试题(无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