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23118

3《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联读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0076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27张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视角独特巧选材,新闻笔法有异同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联读 很多革命前辈和革命英烈为人民为理想无私奉献、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却并不广为人知,你的家乡也许就有这样的英雄。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参观访问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并查阅资料,搜集、积累相关素材,借鉴课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选择家乡的英雄人物及其重要事件进行报道。写完后同学之间交流,并以“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编辑纪念册。 情境预设 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改革开放的新闻报道 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在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奋斗的道路上,呈现过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干部,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两篇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来重温历史,感悟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1.快速梳理新闻事实,把握新闻立场。 2.比较新闻特写和通讯两种新闻体裁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特点。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和培养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任务一:了解新闻事实,重温伟大时刻 快速浏览《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展现出来;对照课文小标题,思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刻画焦裕禄这一人物形象?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活动展示:《别了,“不列颠尼亚”》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6月30日下午4时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6月30日下午4时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6月30日晚6时15分 添马舰东面 告别仪式,查尔斯王子宣读女王赠言 6月30日晚7时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第二次降旗仪式 6月30日最后一分钟 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7月1日第一分钟 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升起 7月1日0点40分 南海 查尔斯王子与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离港 活动展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62年冬天 兰考县 焦裕禄在兰考县灾害最严重的时候赴任,立即下乡考察 1963年秋季 兰考县 焦裕禄成立调查队深入一线进行调查 1964年春天 兰考县 焦裕禄带领同志们开展生产救灾工作 1964年 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焦裕禄肝病加重依然在斗灾害 1965年春天 兰考焦裕禄坟前 焦裕禄积劳成疾,不幸离世兰考人民群众干部深切悼念焦裕禄 活动展示: 选取典型的事实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报道,展示了香港回归这一伟大时刻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伟大精神。 相同点 消息时间跨度小,要求更及时。通讯的时间跨度稍大,对及时性要求没有消息高。 不同点 任务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再读,感受深情 新闻是客观报道,同时又是主观表达,代表鲜明的立场与观点。这两篇文章都是成功的新闻佳作,都在于语言文字中透露着作者的态度立场,而且饱含真情,能够真切地感染读者。在两篇文章中,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样的立场和情感?请选取其中重要语句或段落进行品读并阐明理由。 要求: (1)所选语段要简短,不宜过长; (2)展示时先讲明篇目和段落; (3)阐明原因时包括以下内容:写作特色(手法或选材的特点)+人物精神或作者情感。 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