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开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全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 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 7 小题,计 24 分) 为探索三秦文化,学习秦人精神,某中学组织开展“叙三秦文 化,讲中国故事”主题活动,眠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收集资料知三秦】活动开始后,班长小秦搜集了以下关于西安 的资料,请你帮他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西安南望秦岭连绵,北依渭水天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成 为众多王朝的定之地。半遗址贮藏着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遗迹,迄于 西周时期的丰镐都城,始皇帝在此成就一统天下的传奇。阿房宫的断 壁残亘上有着杜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凄然感叹,大明宫含元 殿台基旁上演万国来朝的恢弘之仪,汉唐时期的辉煌盛景将长安推至 巅峰。西安这座城,歧立东方,有文化的吟叹,有历史的回响。 1.请确认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 分) (1)定都(A.dōu B.dū) (2)贮藏(A. zhù B.chǔ) 2.语段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 分) (1)断壁残亘 (2)歧立 【对诗吟咏悟文化】面对三秦大地的无限风光,同学们不由得想起学 过的古诗句。请你把下面诗文补充完整。 3.(1)杜甫《望岳》一诗中,“ ,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 1 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2)刘 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 ”表达了作者 对嘈杂音乐和世俗喧嚣的厌恶,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3)自陆游 《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 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 ”。 (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 莲 说 》 中 与 之 表 意 相 近 的 语 句 是 “ , ”。(5)赵师秀《约客》 中将细微的动作写得形神兼备的诗句是“ ”。(11 分) 【笔墨生花颂三秦】小秦根据搜集的资料拟写了一段介绍陕西的文字。 请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陕西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文化而形成的一种 地域文化。②在先秦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主要的活动地区之一。 ③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之前,陕西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 核心区域。④“秦中自古帝王州”,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使关中 地区形成了以古代帝王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 技术和宗教信仰等共同组成的文化体系。⑤总之,三秦大地处于中华民 族核心地带,因此陕西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4.请提取第③句的句子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5.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6.根据语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第①句中“融合”“形成”在句中的词性不同。 B.第②句中“在先秦时期”在句中作状语。 C.“地域文化”“发展演变”“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的短语结构类型相 同。 D.第⑤句是条件关系复句。 2 【阅读名著传精神】 7.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请你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 金的经历印证这句话。(3 分) 二、阅读(共 14 小题,计 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 8 小题,计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8~10 题。(9 分) 【材料一】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俗来讲,朗读就 是“声情并茂地读”,我们学习语文,要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