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7014

18 井冈翠竹 课件(共44张PPT)2024-2025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26448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井冈,翠竹,课件,44张,PPT,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预习检测 深坳( ) 梭镖( ) 砍fá( ) 摇撼( ) yīn切( ) 功xūn( ) _____:形容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机。 _____:形容非常惊恐。 _____:一层一层堆积,形容很多或很厚。 _____: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ào biāo 伐 hàn 殷 勋 绞尽脑汁 魂飞魄散 重重叠叠 郁郁苍苍 新课导入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美丽的井冈山,那里群山巍峨,云雾缥缈,而在那山间,一片片翠竹随风摇曳。它们历经风雨,见证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与牺牲,每一根竹子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井冈翠竹》,聆听翠竹的心声,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井 冈 竹 翠 井冈山 位于江西省西南部,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展了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使广大农民群众翻身得解放。同时,红军还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作者简介 袁鹰( 1924—2023 ),原名田锺zhōng洛,江苏淮安人,作家。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其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人事景物,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代脉搏。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等。 写作背景 作者于1960年10月第一次瞻仰革命圣地井冈山后写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当时,我国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作者访问井冈山,看到当地人民改造山河的艰苦创业,想到老一辈革命家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英雄伟绩,感受到了井冈山的精神和井冈山人的性格———在任何逆境中含辛茹苦、奋斗不息的战斗精神和不畏风雨、不避强暴、巍然挺立的坚强性格。受到深刻教育和强烈感染的作者,在返回北京后陆续撰写了一组散文《井冈山记》,旨在向广大青年传达其所见、所闻、所感。他从众多给自己留下难忘印象的井冈山景物中,选中毛竹作为写作对象,创作了《青山翠竹》。原文在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更名为《井冈翠竹》。 任务一 理脉络·赏翠竹之美 理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脉络,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1~2段) 第二部分 (第3~12段) 翠竹的神采 (3-9)革命战争年代 (10-1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四部分 (第13段) 赞颂翠竹、赞颂井冈山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翠竹的贡献 井冈翠竹 赏翠竹之美 2、通过梳理文章脉络,我们发现作者对翠竹的描写贯穿全文,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片翠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井冈翠竹外形、生长环境的语句,分析其特点。 示例: 第____段的_____(语句),运用了_____手法, 体现了翠竹的_____特点。 赏翠竹之美 第2段: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排比、比喻、拟人,总写了井冈翠竹茂密繁盛、修直挺拔的姿态,把竹子比作“岗哨”“奇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井冈翠竹的革命风采。 苍翠繁盛 修直挺拔 亭亭玉立 赏翠竹之美 第8段: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拟人,写出了毛竹在血雨腥风的恶劣环境下生长,具有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顶真,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突出井岗翠竹坚贞不屈和生命力的顽强。 生命力顽强 赏翠竹之美 第8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