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75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17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课
  • cover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含义,提高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二.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情感,学会抓住细节描写感悟平常的母爱。 难点: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学法指导: 通过查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抓住“神态、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多读多悟。 四.问题导引: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 出卷网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五.自主学习: 资料整合: 作者信息 史铁生(1951--2010 出卷网),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京。1971-1981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后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空》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子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人们评价他的作品“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1997年当选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因脑溢血故于2010年12月31日。 背景回放 《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 出卷网作家史铁生著。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痛苦是创作的源泉,史铁生 出卷网是用生命在写作,用他的生命体验,写下他对母亲的忏悔和感恩,写下对人生、死亡的思考。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作品,史铁生的文章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生命体验的人,没有经历过疾病痛苦的人,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永远无法写出这样真挚的作品。 设问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 tān huàn( 瘫痪 ) mǐn ɡǎn( 敏感 ) xǐ chū wànɡ wài( 喜出望外 ) chuí dǎ( 捶打 ) qiáo cuì( 憔悴 ) zhěnɡ xiǔ( 整宿 ) dàn yǎ( 淡雅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母亲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显得非常高兴。 为儿子愿意出去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2)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 病成什么样了?“我”为什么会没想到? 我们从这两句话里读到了作者无限的后悔。 出卷网“我却一直都不知道”,“那步田地”是多么严重。当“我”陷入自我痛苦的时候,“我”完全忽略了母亲,她的病痛不会比“我”少一分。身体上的病痛、儿子的病痛、精神上的痛,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母亲是如何承受着这一切,真的不知道这个母亲是如何在儿子面前隐瞒这一切。在被肝癌折磨的睡不着的夜里,在她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的夜里,她在想些什么呢?她在担心儿子吗?她在担心女儿吗?她不需要安慰吗?她是不是因为太担心孩子而忽略自己也是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她不想再增加儿子的痛苦,不想让儿子绝望,于是选择不说。是这样吗?这样伟大而沉重的母爱,让史铁生一辈子都承受着这份亏欠。 3.既然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为什么要怀念? 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母亲,在秋天怀念是因为母亲在秋天去世,母亲在生前给予了我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