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339433
【大单元教学】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单元分析+课时教案+课时课件
日期:2025-10-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580679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单元
,
课时
,
教学
,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
分析
,
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能力 能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科学网站、观看科普纪录片等多种途径,自主收集关于人类认识地球运动历史的资料,包括不同时期科学家的观点、研究方法、重要证据等,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出有效信息。 基于收集的资料,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进行分析和比较,尝试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如 “是什么促使人们从‘地心说’转向‘日心说’?”“科技发展如何推动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转变?” 等,并能运用已有知识和资料进行初步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共同梳理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发展脉络,提高团队协作和信息整合能力。 (二)科学思维能力 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理解 “地心说”“日心说” 等不同理论的核心观点、形成背景及局限性,认识到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梳理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进程,总结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如科学认识的发展受技术水平、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能够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中,学习科学推理的方式,如哥白尼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和数学计算提出 “日心说”,体会科学推理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三)科学素养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主要历史阶段,掌握 “地心说”“日心说” 等重要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关科学家(如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等)的贡献,构建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认识到科学探索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质疑、验证和创新,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科学的正确态度。 知晓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推动作用,如望远镜的发明为观察天体运动提供了有力工具,加深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 (四)责任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历史事实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知识,不随意歪曲或误解科学理论。 培养对科学史的兴趣和好奇心,主动探索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感受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 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用科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传播科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 “地心说” 和 “日心说” 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及相关证据,对比分析两种理论的差异和联系,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 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如天文观测仪器的改进)在推动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学习科学家们勇于质疑、坚持真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难点 理解 “地心说” 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广泛接受的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突破学生以现代视角理解历史现象的思维障碍。 从科学史的角度,分析科学理论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科学哲学素养。 引导学生将对科学史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一张地球在宇宙中运动的动态图片,提问学生:“我们都知道地球在不停运动,那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认识到地球运动的呢?在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接着,播放一段简短的科普视频,视频中呈现古代人们对天地关系的猜想(如 “天圆地方” 说),以及现代科学家对地球运动的精确描述,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科技擂台 整理收纳大比拼 课件(共30张PPT)(2025-10-07)
饲养蜗牛 教学课件(16张PPT)(2025-10-09)
3《金属》(课件) (26ppt)科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2025-10-07)
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体与材料 认识物体 课件(共22张PPT)(2025-10-07)
冀人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的助手 手工作品秀(共27张PPT)(2025-10-0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