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44133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24张PPT)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复习与高考主观题真题剖析

日期:2025-10-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239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化,第九,真题,主观,高考,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①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②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为什么弘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微观知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微观知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微观知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实践)是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要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5.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③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微观知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 文化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文化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创作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微观知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 (为什么?)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微观知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坚持文化自信要求(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族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文化自信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