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小小工程师》教案 【核心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③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举例说出工程师做的工作,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制造各种物品的人。 2.科学思维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和工程师做的事,认识到工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是小小工程师。 3.探究实践 能利用身边简单材料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尝试对设计制作的产品进行改进。 4.态度责任 能说出工程师从事不同的工作,列举工程师设计制作的产品,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产品的过程。 难点: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制造。 【教学准备】 学生:短的铅笔、吸管、硬卡纸、胶带、剪刀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制铅笔加长器材料进行加减,如增加报纸、用过的A4纸、雪糕棒、一次性筷子等) 教师:学生材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ppt:2-3】 呈现儿童搭积木、拆玩具、挖水沟的图片。 交流:你有没有搭过积木、挖过水沟、拆过玩具?如果做过,那你已经在做和工程师类似的事情了。 提出问题:你还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 教师在学生分享后,再展示出一些他们做过的一些和工程师相似的事。 学生观察图片,回忆自己以前是否做过类似的事,并进行交流分享。 预设: 折纸飞机、折纸船、做灯笼、堆沙堡、修理玩具、拼装模型。等 注重幼小衔接,回忆以前做过类似工程师做的事情。学生可能对工程师比较陌生,认为工程师做的都是比较高端,且远离我们的事情。教师举出一些儿童常做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我们平时做的事和工程师相似,认识到工程就在我们身边,为后面认同我们就是小小工程师奠定基础。 活动探究 【ppt:4-12】 (一)认识工程师。 1.说出:工程师设计制造各种物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展示计算机、牙科治疗椅、燃气灶和抽油烟机、房屋、高速列车、洗衣机的图片。 提问:这些物品满足人们哪些需求? 2.提问:像这样的物品,你还知道哪些?它们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 教师在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后,简单介绍一些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以及它们满足的人们需求。 【PPT:13-16】 (二)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1.出示一个短的铅笔,并表示这个铅笔已经不好写了。但又不想丢掉浪费。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出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2.展示教师提供的材料图片,如硬卡纸、胶带、吸管、剪刀。让学生利用材料和工具,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提出安全提示: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3.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铅笔加长器从好用、好看、结实、易做、环保、可重复使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与评价。 思考:对比其他铅笔加长器,我们做的铅笔加长器有什么好的地方?还可以怎么改进? 了解工程师是做什么的。说出各物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预设:计算机可以查阅资料、学习等。 牙科治疗椅可以方便医生治疗病人牙齿。 燃气灶和抽油烟机可以煮饭,抽取油烟。 房屋可以让人们居住。 高速列车可以满足人们远距离出行。 洗衣机可以洗衣服。 预设:飞机可以飞去远的地方。 桥梁可以让人们通过河、海等。 体育馆可以让人们进行体育运动,还可以举行比赛。 手机可以用来打电话,发信息。联系家人。还可以查阅资料、学习。 风力发电站可以发电。 电吹风可以吹干头发 牙刷可以用来刷牙。 预设: 可以把短的铅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