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无忧】五年级科学上册 11.地球的内部(苏教版)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通过阅读、模拟实验,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科学思维:通过模拟实验,能推测、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表现。 探究实践:会做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的模拟实验,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运动模式,能解释地壳缓慢移动的原因和结果。 态度责任:借助研讨与交流,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具有用证据支持观点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推测、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深入前两课的本质层面,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壳运动模式,初步了解地壳运动会导致地表发生全球性或小范围的海陆变迁,能初步从宏观层面解释地形高低起伏、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先让学生根据地表火山喷发、地震、地热中的物质和能量推测地球内部可能是什么样的,再通过阅读资料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作出的猜测。 第二部分是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通过观察泡沫块的运动进一步理解地壳运动时板块之间或靠近或远离、或抬升或下沉的现象,意识到地球板块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处于对流运动状态的岩浆。 第三部分是认识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化,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根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鱼龙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建立陆地和海洋会转化的意识;再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亿年前的地球有什么不同,认识地球大陆板块的变化趋势,从而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为今后继续认识地表变迁理论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PPT与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的实验材料(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湿抹布、泡沫块、面粉、色素等);补充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你能从下面这些现象中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吗? 1.火山。火山喷发时,会有一股股火山灰射向空中,并从裂缝里溢出岩浆,有的长达数十千米。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和炽热的岩浆来自地球的内部,这说明了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很大。 结 论 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炽热的岩浆。 2.地震。地震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 结 论 根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 3.地热。地热现象主要有温泉、沸泉、间歇喷泉等。温泉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自然水,天然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C以上。沸泉指温度约等于当地地表水沸点的地下水。间歇喷泉是间断喷发的温泉,多发生于火山运动活跃的区域,有人把它比作“地下的天然锅炉”。在火山活动地区,熔岩使地层水化为水蒸气,水蒸气沿裂缝上升,当温度下降到汽化点以下时液化成为温度很高的水,每间隔一段时间喷发一次,形成间歇喷泉。 结 论 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 设计意图: 地球内部很神秘。虽然地球是个不能打开观察的“暗箱”,但是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的猜想和探索从未停止过。 教材首先根据正在喷发的火山、地震之后坍塌的路面、地热温泉这些线索,引导学生推测地球内部有岩浆物质、高温高压、不稳定、会运动的特点;再通过阅读资料“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