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2108

4.10.2保护人身权 课件(共37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10-0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44731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10.2,保护,人身权,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0.2 保护人身权 第10课 走近民法典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法律对人身权的保护,增强国家认同感。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身权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权。 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形成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态度。 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人身权; 透过网络新词”开盒挂人“ 认识人身权 信息开盒—防不胜防 1.什么是“开盒挂人”? 2.试想如果你是被开盒者,你会有何感受? 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个人照片等,然后将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公开在网络上,并煽动网民对被“开盒”者进行侮辱谩骂、造谣诋毁,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如电话、短信等遭陌生人轮番“轰炸”,恐吓威胁。 开盒挂人 陷入恐惧、焦虑 正常秩序被打乱, 社交关系受影响 - 名誉受损,- 职业发展受阻-家庭破裂 - 受到同学的歧视、孤立 承受精神压力,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反应,抑郁,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更有甚至选择自杀 只有关于人格和身份方面的权利得到保护,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法律常识 人身权是指与人的身份和尊严密切相关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名誉权等。这些权利是每个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 人身权的概念 知识链接 人身权的内容 生命权:保护个人生命不受侵害的权利。 健康权:维护个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权利。 姓名权:个人对自己姓名的使用和控制的权利。 肖像权:个人对自己肖像的使用和控制的权利。 名誉权:保护个人名誉不受侮辱和诽谤的权利。 隐私权: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 第109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111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民法典为何不断完善对人身权的保护?有什么要求? 1.认识人身权(原因、要求) 原因 要求 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活动:透视网络新词“开盒挂人” 活动:透视网络新词“开盒挂人” 以下开盒行为,对应侵犯我们哪种人身权? 公开照片 公布个人信息 恶意侮辱谩骂 尾随跟踪寄不明物品 肖像权 隐私权 名誉权 生命健康权 第110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笔记】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内容 P87 (1)原因: (2)要求: (3)内容: 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 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环节1-认识人身权 以案说法,理解人身权 聚焦校园生活“小打小闹” 李某与刘某系同班同学。李某表示被告刘某自2023年6月后开始对其有欺凌行为,无故打其后脑勺,并向其泼水,故将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刘某赔礼道歉,赔偿所损坏保温杯、医疗检查费等费用。被告刘某表示并未向李某泼水,仅有相互拆笔、打闹行为。 根据学校所提供某天监控录像显示,刘某与李某在课间有相互拆对方笔、玩对方水杯、拿走对方凳子、相互推搡行为。期间李某有主动找刘某说笑、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