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8008

6.《红色的画》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364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红色的画,教案,格式
  • cover
教学内容 《红色的画》 课时 1课时 预计上课时间 教学理念 学习颜色的美术知识,学生在欣赏感受中提高对颜色的鉴赏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共两个版面。教材第14页左上方展示了孙佃珍的农民画《剥玉米》。中国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农民艺术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孙佃珍就是这样一位农民艺术家。在她的《剥玉米》这幅作品中,有成堆的红橙色玉米,代表喜庆、吉祥的凤凰,驮着谷物的驴子和用红色花朵装饰的兔子。 最特别之处是整幅画用了大红色平涂作为背景。作者用浓重的橙红、大红、深红等颜色,以及夸张的人物和动物造型,让欣赏作品的人们感受到玉米大丰收后农民高兴的心情。画面右上方的色块使学生直观地归纳出画面的主色调:红色。画面下方的文字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这幅作品以红色来表现喜庆的气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颜色已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但对于色彩知识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本课通过讲授三原色中的红色,学生能够开始接触色彩知识,以及专业的美术语言。 教学目标 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能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及运用色彩的能力,增强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分析和表现,启发学生感知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表现的兴趣,锻炼学生积极探究、共同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生活、能够积极表现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方法 与策略 讲授法、欣赏法、实践法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师生互评 教学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具、范画 教学过程 教 学 步 骤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任务(一):认识三原色 了解红、黄、蓝是三原色这一色彩概念。 生分享生活中常见的红色事物水果、国旗、对联、灯笼、晚霞…… 生畅谈自己对“红色的画”的理解。 1.启发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颜色好朋友,“红色、黄色、蓝色”。他们三个在色彩王国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们三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三原色”。接下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他们吧! 2.播放“三原色”视频。思考: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为什么被称为“三原色”?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红色”。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红色,比如老师常常批改作业的红笔,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等等!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红色呢? 小结:看来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红色,那么“红色的画”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红色的画》。 板书:《红色的画》 了解三原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自然界中的红色。 理解课题,对课题进行基本的思考。 任务(二):了解什么是“红色的画” 生找出两幅红色的画。 通过观察,画面中大部分使用红色,红色占比较高的称为“红色的画”。 学生观察,发现画面中还有少量其它颜色,且画面中的红色是由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组成画面。 内容的 歌词 1.找一找:红色的画 老师这里有四幅画,请你找出红色的画! 2.欣赏马蒂斯作品《红色的和谐》 思考:什么是“红色的画” 3.继续欣赏作品: 思考1:画面中除了红色还有什么颜色? 思考2:画面中的红色是一种红色吗?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已经准确了解什么是红色的画,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感受红色。 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红色的画是画面中以红色为主,体会红色的画面不单纯只有红色。 任务(三): 感受红色 1.学生按照要求欣赏作品并分享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