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 《榜葛剌进麒麟图》 这幅图中的动物是什么?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在当时又被称为什么吗? 长颈鹿;明朝,麒麟。 原产于非洲大陆的长颈鹿为何会在明朝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呢? 郑和下西洋 据材料指出,明初对外交往的概况 郑和下西洋 结合所学,回答“西洋”是指哪些地区? 明初,人们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据图指出,郑和的船队何时从何地出发,最远又到达哪里? 1405年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首次出行人数 船数 到达范围 交往表现 1405—1433年 7次 27000多人 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最多时约200艘,最少时有60艘 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礼品, 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商品贸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使者随行。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和平交往 郑和下西洋 条件: 1、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 郑和下西洋 条件: 2、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郑和下西洋 条件: 3、严整的编队,分工明确。 郑和下西洋 条件: 4、郑和具有卓越的领导组织才能和丰富的航海知识。 5、郑和及其团队具有吃苦耐劳、英勇无畏的精神。 材料: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丰躯伟貌,博辨机敏。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帝甚倚信之。 ———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 郑和下西洋 根据以下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明梁庄王墓出土的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山东德州苏禄 (今菲律宾)国王墓 印度尼西亚三宝公庙 泰国三宝庙 意义:郑和的远航,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戚继光抗倭 明朝《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倭寇打家劫舍以及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戚继光抗倭 何为倭寇? 为何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在明朝中期日益猖獗?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我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我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戚继光抗倭 倭寇出没海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略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 ———《明史纪事本末》 以上史料反映了倭寇什么样的行为?由此可知戚继光抗倭的性质是什么? 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毫无人性的侵略行为; 戚继光抗倭保卫了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而 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戚继光抗倭 结合地图,讲述戚继光领导军民抗倭、荡平东南沿海倭寇的史实。 1、第一阶段:1561年,台州之战,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第二阶段: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军民剿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援朝战争 册封 维护藩属国统治秩序 纳贡称臣 明朝的周边都有哪些国家? 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 周边国家向中国纳贡称臣,并和中国进行贸易,中国对周边国家国王进行册封。 明朝怎样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援朝战争 结合材料和教材P95,归纳援朝战争的相关史实。 明朝出兵援助,取得胜利。 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明朝万历年间 1、时间 2、背景 3、结果 “在距平壤城5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明军)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宣祖实录》 援朝战争 (1)对朝鲜:维护了朝鲜的独立;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