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感官总动员》教案 【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与要求】 5.5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①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通过品尝果蔬和观察蜡烛活动,知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2.科学思维 (1)通过分辨果蔬活动,能认识到综合运用感官观察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蜡烛活动,能用口述、画图等方式,全面、细致、有条理地描述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 3.探究实践 (1)在辨别果蔬和观察蜡烛活动中,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4.态度责任 (1)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兴趣,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较为全面、细致、有条理地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课本等资料。 教师:苹果片、红皮萝卜片、梨片、蜡烛、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ppt:2-3】 回顾:我们的感官可以获取的信息。 提问:你吃过下面的果蔬吗?吃起来是怎样的? 预设:如耳朵听声音…… 预设:脆甜多汁。 学生基本都有吃过这三种果蔬,唤醒已有经验。 探索 【ppt:4-11】 (一)辨别果蔬。 1.提问:如果蒙住眼睛,捏住鼻子,你还能区分下面切片的果蔬吗? 2.指导蒙眼睛品尝三种果蔬的具体操作方法: (安全提示: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或尝!)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品尝结果,提问:两次分别猜对了几个?两次品尝结果为什么会不同? 4.结果分析:松开鼻子比捏鼻子更容易品尝辨别出果蔬。 5.提问:关于器官的工作,你有什么新发现? 6.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为什么有人喝药时会捏住鼻子? (安全提示:小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捏鼻子喂药容易导致药物呛入呼吸道,可能带来风险,需慎用。) 【PPT:12-14】 (二)观察蜡烛。 1.出示一根蜡烛,提问:这是什么?你认识它吗? 它有什么本领?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有认真观察过它吗?有什么特点? 3.提出观察蜡烛特征的活动要求: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供语言的表达支架:我用 观察,发现蜡烛有 的特点。 (学生在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时,教师边听边进行板书。) 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 学生明确品尝要求后,分组进行实验,做好记录。 预设:因为捏住鼻子闻不到气味了…… 预设: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嗅觉对味觉感受有增强作用。 预设:蜡烛;能燃烧,带来光明。 学生明确观察要求后分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学生将观察到的蜡烛特点进行分享、汇报,其他组认真倾听并补充。 在捏鼻子时,一定要强调好要完全捏住鼻子,鼻腔中不能有空气吸入,不然会影响实验结果。 捏鼻子品尝食物的体验活动,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很少生活经验,因此这一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感是比较强的,也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形成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的认知。 观察蜡烛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调动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亲身体验动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认识事物更多的特点。 一年级学生在表达方面还不够成熟,提供语言的表达支架,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 拓展 【PPT:15-16】 (一)挑选西瓜。 1.提问:你知道怎么挑选出甘甜多汁的西瓜吗? 2.出示资料,了解有经验的人是如何挑选好甘甜多汁的西瓜。 【PPT:17-20】 中医诊病。 提问:你看过中医吗?中医如何诊断病情? 出示资料,了解中医诊病的方法: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情。 3.提问:中医诊病用到了哪些感官? 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了解的方法。 学习、了解挑选西瓜的经验方法。 预设:把脉…… 学习、了解中医诊病的流程。 预设:望(眼睛)、闻(鼻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