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7张PPT。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重点 明太祖加强中央君权的措施。难点 八股取士。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明朝的建立时 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都 城:南京(1368—1421) 北京(1421—1644)朱元璋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后入皇觉寺做了和尚。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朱元璋投奔了濠州起义军郭子兴的部队,此后多次立下战功,被郭子兴视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领导了这支起义部队,在扫灭各地割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原的残余势力之后,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南京明故宫遗址明孝陵(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司法方面:设立特务机构(3)思想方面:八股取士2.加强君权的措施皇帝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 行 省 )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皇帝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锦衣卫锦衣卫印厂卫特务机构职能:“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它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立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组成,也归皇帝直接控制。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皇帝中央地方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锦衣卫东 厂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3.八股取士什么是八股取士? 明朝的考试只许在《四书》和《五经》的范围内命题,考生要根据经书的观点作答,不能自由发挥。考生作文必须包括8个固定的部分,这种以写作八股文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称为“八股取士”。北京国子监明朝乡试试卷 秀才 举人 (省级乡试) 进士 (中央会试和殿试)科举考试的三级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进士题名碑举子看榜图八股取士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它和秦的焚书坑儒有何相似之处?明实行八股取士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明朝为加强君权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顾炎武 影响:它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考官有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但是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明朝的八股取士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这种考试形式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它同秦的焚书坑儒一样,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