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708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复习课件(共362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99329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
  • cover
课件362张PPT。七下历史总复习七下历史总布局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 第三单元 多民族大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1课 隋朝的统一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第7课 隋唐的文化艺术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一、隋文帝统一南北 二、大运河的开凿 三、李渊灭隋一、隋文帝统一南北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 2、589年,灭陈,实现了南北统一。 3、巩固措施:政治上:在中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设立三省六部制。在地方撤消了郡一级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两级制。经济上:清理户口,整理户籍;继续推行均田制,按户口多少分配田地;实行轻徭薄赋政策,调整租调力役制度。提倡节俭,不许家人穿华丽的衣服。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目的加巩) 2、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作用促进) 3、这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抵余杭,全程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通邗江) 5、由北到南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两河水两江)三、李渊灭隋唐朝的建立 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建立时间:618年三、李渊灭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 ) ① 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②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③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④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 A.攻打陈朝 B.巩固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达标检测BBB4.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5.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  )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邗沟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7.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 ①隋朝官仓储粮多 ②造船技术水平高 ③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④开凿大运河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DCBA第2课 “贞观之治”一、“贞观之治” 二、文成公主入藏一、“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实现“贞观之治”的措施? 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又重视州县长官的人选,提高了地方官的素质; 2、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 3、在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4、此外,唐太宗还重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称为谏臣)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二、文成公主入藏求婚谁向文成公主求婚?松赞干布是谁?松赞干布是自己前往大唐求婚的吗?松赞干布吐蕃首领派大臣文成公主进藏,对西藏的贡献是:(1)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增进两族人民友 好关系,给人民带来安宁的幸福生活。(2)把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带入西藏,改善了 西藏人民的生活条件。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物资、技术与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族友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