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71200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共37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11-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7718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1,高中,法律,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1、当事人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2、上诉的时效是多久? 3、法律援助的必要性、含义和内容? 4、法律援助的申请(适用情形)★ 5、法律援助的程序与要求 预习提纲 第一目 诉讼权利面面观 1、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 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判断:对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律师不必为期辩护 (×) ①适用情况: 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 ②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 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实体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的权利,如民法中的人身权与财产权,消费者权益法中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 程序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申请回避权等。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2.诉讼权利的内容/公民享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 P89相关链接一:代理人和辩护人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原告/被告) 刑事诉讼 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 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 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注意: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存在辩护人,辩护人只存在刑事诉讼中 【易混易错】 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 不同点 对象不同 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设立的 是针对自诉人、被害人或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设立的。 进入刑事诉讼的方式不同 地位不同 相 同 点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是针对自诉人、被害人或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设立的。 受被代理人委托进入诉讼 有独立的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检察院及其他个人团体的干涉。 必须在委托人依法授权的范围内活动。 二者的主要职责:都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判断】以下观点是否正确? (1)律师在参与诉讼时称谓是一样的。 (2)对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律师不必为其辩护。 (3)接受法人聘请,担任法律顾问,是律师的诉讼业务。 在刑事案件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责任当事人进行诉讼称诉讼代理人;在民事案件中帮当事人诉讼称诉讼代理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律师只有参与诉讼过程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是才是诉讼业务。 ①回避制度含义: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②回避制度意义:有利于保证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