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71611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梁甫行》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40131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课件网) 梁甫行 曹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积累诗歌。 2.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理解诗文内容,赏析诗歌意境。 3.品味诗歌语言,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七步成诗,才高八斗的曹植,虽生于富贵之家,却因兄长猜忌而一生命运多舛,多次被贬后,“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这也让他有机会真正接触下层百姓的生活,对他诗歌内容风格的变化都有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反映下层百姓生活的《梁甫行》。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解题 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梁甫行”原为挽歌,在这里曹植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为贫苦民众写挽歌。 写作背景 在曹叡的时代徭役繁兴,赋敛苛细,百姓为了逃避征调,常常不敢家居而窜入山林。曹植自曹丕篡汉后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诵读感知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梳理文意 气候不同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不同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梳理文意 艰难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 梳理文意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妻子儿女 山林险阻之地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梳理文意 自在地行走 房屋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狸和兔子在周围自在地行走。 以对偶的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起兴开篇。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品读赏析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什么? 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剧”字好在哪里? 品读赏析 “剧”是“艰难”的意思,直言海边的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现状,抒发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作者是如何描绘“边海民”的悲惨生活的? 品读赏析 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他们没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 品读赏析 4.请赏析“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比喻,妻子、儿女的生活像 “禽兽”一样生活在山林险阻之地 。十分生动贴切,既有对苦难者的深切同情,又含对社会动乱的悲观失望之情。 5.“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品读赏析 边海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的自由跳跃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这里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品读赏析 6.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白描,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知识链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