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025年高考真题衔接教材汇编】 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王室衰微与“春秋五霸” 1.(2025·重庆高考·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战争规定有一些具体的礼制原则。《左传》记载,宋楚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因未能听取属下建议———利用楚军渡河以及未摆好阵型的机会发动进攻而战败。面对宋国人的谴责,宋襄公辩护说:“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司马法》还说到战争的发动“不加丧,不因凶(灾荒)”。如《左传》记载:“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问丧乃止。”《荀子·议兵》对战争明确要求:“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乱百姓者也。” ———摘编自曹建墩《先秦礼制探赜》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侵华日军集中主要航空兵力,对以重庆为中心的后方城市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1939年5月16日,中国政府发表告各省市政府与全国同胞书,明确指出,日军对后方城市的轰炸,“其一,欲以不断的轰炸威胁,威胁吾全国民众抗战之精神,希冀吾同胞之屈膝投降;其二,欲以猛烈之轰炸,断绝吾同胞之生活,企图吾同胞于流离失所之中,减少生产,影响抗战之前途;其三,欲以集中的轰炸,妨害我社会之安宁,妄想扰吾之秩序”,号召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大轰炸、大灾难后的紧急局面。 ———摘编自潘洵《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 材料三 1949年《日内瓦公约》对战时平民权利做了详细规定。受保护平民必须被允许以私人方式传递家庭信息,并被协助获知冲突中失散家庭成员的信息,他们也必须被允许依照自身的信仰来进行宗教活动。不管何地,只要可能,受保护的平民都应家庭团聚,并为之提供便利,使正常家庭生活得以进行。受伤或患病的平民,民用医院和医护人员都必须被特别对待,并置于红十字或新月组织的保护之下。受保护平民不能被用于人体盾牌,也不能被施以任何集体惩罚、酷刑、伤残或其他不人道之对待。 ———摘编自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先秦时期战争礼制的原则。(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军轰炸后方城市的目的和手段。(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日内瓦公约》中战时平民权利的主要内容并总结其意义。(6分) 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 1.(2025·山东高考·1)考古人员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对某一时期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石镰、石轮、陶壶、陶盘、铜剑、铜镜、铁锄、铁插、玉环、玛瑙珠等器物。据此可知,该时期( ) A.人类从迁徙转向定居 B.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分工 C.农业生产工具有了质的突破 D.渔猎采集是获得食物的主要方式 3、孔子和老子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孔子思想与儒家学派 1.(2025·河南高考·2)诸子百家对历史的叙述存在较大差异。儒、墨均立足《尚书》,以尧、舜、禹为出发点阐释自家学说;韩非认为“上古”“中世”和“当今”各有不同特点;邹衍用五行学说解释虞、夏、商、周的更迭。这表明( ) A.思想家以复古作为主要政治目标 B.历史认知差异导致学派内部分化 C.诸子通过还原历史重塑社会秩序 D.各派寻求理论依据应对社会变动 4、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第一部分 选择题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2025·浙江高考·7)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上的一个明显现象是学术从“学在官府”的制度体系里脱离出来,文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能够体现这一重大变化的是( ) A.旧贵族体系的瓦解 B.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C.诸子百家学说出现 D.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 1.(2025·黑吉辽蒙高考·1)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攻战类乎盗贼之行为,乃大“不义”;攻战之事常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